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本地区荨麻疹患者常见过敏原的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2013年2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在本院就诊的904例荨麻疹患者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sIgE总阳性率74.78%;食物性sIgE阳性率明显低于吸入性(x2=32.50,P<0.01).②不同性别患者s...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核干细胞因子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在白血病细胞株中的干扰效果进行鉴定,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序列设计RNAi有效靶点,合成含RNA干扰序列、Loop环、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以及终止信号的单链DNA oligo,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双酶切线性化的带有GFP荧光标记和嘌呤霉素抗性标记的GV248慢病毒空载体进行连接产生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挑取重组阳性转化子进行菌落PCR反应,并对PCR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pHelper1.0和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收集、浓缩病毒液后测定其滴度,并转染HL-60、NB4以及K562等三种人白血病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检测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敲减效率.结果 经测序证实正确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浓缩后其滴度为4×108 TU/ml,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其能有效转染进入HL-60、NB4及K562等白血病细胞株中,转染效率均在80%以上;real-time PCR显示转染后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在HL-60、NB4和K562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2.3%、80.5%、62.3%.结论 成功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干扰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及K562中的核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郑州地区10 664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流行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院就诊且进行血清过敏原筛查的患者10 664例,对其血清过敏原slgE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 664例患者的过敏原slgE总阳性率为69.82%。吸入性过敏原slgE阳性率高于食物性(X =99.15,P<0.01)。吸入性过敏原sl.gE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草树组合、尘螨组合、嶂螂;食物性过敏原slgE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鸡蛋白、牛奶、海鲜组合。男性患者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高于女性(X=8.18,P<0.01)。幼儿期食物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最高(X=125.92,P<0.05 ) ;学龄组、学龄前组吸入性过敏原sIgE阳性率最高(X=283.76,P<0.01)。嶂螂、屋尘slgE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牛奶、花生羊肉及海鲜组合sIgE占比逐年上升。结论―郑州地区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sIgE抗体阳性率构成比前3位分别为草树组合、尘螨、嶂螂及鸡蛋白、牛奶、海鲜组合。近年来需注意牛奶、花生、羊肉及海鲜过敏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p53缺失和突变型白血病细胞内PPP2R5A表达量的下降与细胞生物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寻找核干细胞因子(NS)的非p53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针对PPP2R5A的siRNA转染到p53缺失或突变型的白血病细胞HL-60、THP-1和Raji细胞内,沉默PPP2R5A基因。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iRNA的转染效果并找出最佳转染浓度和时间。倒置显微镜观察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生长状态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瑞-吉染色观察转染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胞核、染色质及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进行细胞凋亡分析,PIDNA染色法进行细胞周期测定。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显示转染后细胞生长状态和形态均出现变化,瑞-吉染色显示转染后细胞有凋亡小体形成。细胞凋亡分析和细胞周期测定显示转染组凋亡细胞百分比率增高,G1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上升,而S期细胞百分比减低,表明细胞增殖减弱。结论抑制p53缺失或突变型白血病细胞PPP2R5A基因后细胞的凋亡、分化有一定变化,提示p53缺失或突变型白血病细胞中PPP2R5A在细胞分化、凋亡调控中扮演一定角色,为验证NS非p53途径的信号通路是否与PPP2R5A有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细胞中nucleostemin (NS)基因下调对其非依赖p53通路的候选途径PI3 K/A KT/mTOR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通过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NS-RNAi-GV248转染至p53缺失型HL-60细胞以干扰NS基因的表达.用Real-time PCR技术评价转染后HL-60细胞NS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干扰前后PI3 K/AKT/mTOR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NS-RNAi-GV248成功感染了HL-60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GFP荧光水平较高,大于80%.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S基因mRNA的抑制率在HL-60细胞中为56.5%;干扰NS的表达后PI3K、AKT和GβL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为0.491±0.084、0.398±0.164、0.472±0.097,下调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02±0.171、1.000±0.411、1.001 ±0.2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L-60细胞中PI3K/AKT/mTOR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与NS基因的下调呈正相关,两者的关联性为证明PI3 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NS的一种非依赖p53作用途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表达或低比例表达HLA-DR(HLA-DR~(neg/low))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对11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检测,分析其免疫表型。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HLA-DR抗原阴性表达者(HLA-DR~(neg))9例,低表达者(HLA-DR~(low))2例,且均表达CD13和CD33,不表达CD4,而CD34、CD38、CD117、CD15、CD64、CD14和CD56均呈异质性表达;与HLA-DR~(posi)阳性者相比,HLA-DR~(neg)/low者CD4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抗原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DR~(neg/low)的AML-M5患者CD抗原表达异常,多呈HLA-DR~(neg/low)/CD4~(neg)的表型特征,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白血病。  相似文献   
7.
1岁4月龄患儿以发热起病,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26,存在贫血、血小板降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甘油三酯、铁蛋白升高、可溶性CD25升高、EB病毒感染,同时有高T淋巴细胞血症,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抗病毒对症治疗,8周后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29-5p 通过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基因(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影响乳腺癌MCF-7 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PTX)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miR-129-5p mimics、HMGB1 小干扰RNA(si-HMGB1)分别转染入MCF-7 细胞,用PTX刺激培养细胞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CF-7 细胞miR-129-5p 和HMGB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 检测转染后MCF-7 细胞HMGB1 蛋白的表达,CCK-8 增殖实验检测转染后PTX对MCF-7 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对PTX诱导MCF-7 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29-5p mimics 后,MCF-7 细胞中miR-129-5p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细胞(P<0.01);过表达miR-129-5p 后可明显增强PTX抑制MCF-7 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均P<0.05),并显著抑制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转染si-HMGB1 后,显著降低MCF-7 细胞HMGB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均P<0.05);干扰HMGB1 表达进一步促进PTX抑制MCF-7 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miR-129-5p 通过下调HMGB1 的表达增强乳腺癌MCF-7 细胞对PTX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形态特征, 探讨该特征和骨髓中瘤细胞数量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26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确诊为DLBCL且骨髓涂片形态学资料完整者79例。筛选本院同期30例未侵犯骨髓的初诊DLBCL患者作为对照, 年龄58(30, 82)岁。采用涂片法、活检法、流式细胞术等对患者的骨髓进行检测, 比较3种方法对于骨髓中DLBCL的检出率, 研究涂片中DLBCL形态特征与患者临床特征、流式细胞术参数之间的关系, 并分析骨髓涂片中检出DLBCL及其数量在预后中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髓涂片是否检出DLBCL细胞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结外受累器官数的相关性,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DLBCL及其数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1)初诊侵犯骨髓时, DLBCL细胞在骨髓活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术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86%(87/1 790)、5.14%(92/1 790)和9.27%(166/1 790)。(2)初诊DLBCL骨髓涂片形态特征为:多见胞体≥2倍体积的淋巴细胞, 形态各异、圆形或类圆形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