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对脑白质的损伤和预后的价值。  方法  将本院于2018年8月~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行MRI检查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 < 2周岁,且均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史。将患者分为脑瘫组和非脑瘫组(30例/组),记录其常规颅脑平扫征象和得分,于DTI图像上找出感兴趣区域并测定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定的白质区包括:内囊前肢、丘脑后辐射、额叶白质、中脑大脑脚、胼胝体压部、下纵束、胼胝体体部、内囊后肢、视辐射、内囊膝部、皮质脊髓束、半卵圆中心、听辐射、胼胝体膝部和顶叶白质等。生成胼胝体纤维束和皮质脊髓束的三维图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平扫的征象和FA值与ADC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筛选脑白质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评估其拟合度和效能。  结果  经MRI平扫,两组患儿颅脑左侧的丘脑、两侧的半卵圆中心区和胼胝体体部的征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脑瘫组患儿各个部位的FA值均比非脑瘫组小,且两组患儿的FA值在内囊后肢、听辐射、双侧中脑大脑脚、视辐射、顶叶白质、皮质脊髓束、胼胝体压部、下纵束、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丘脑后辐射、胼胝体体部和左侧豆状核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的ADC值在双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体部、左侧内囊后肢、左侧丘脑后辐射、双侧皮质脊髓束、左侧顶叶及压部和左侧丘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左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可作为脑白质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白质损伤的ROC AUC是0.887,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是90.38% 和85.12%,准确度为0.761。  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会使其白质纤维束发生损伤,使其FA值降低,ADC值升高,DTI可明确反映出患儿神经纤维束发育和受损的程度,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和预后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儿童脊髓低位栓系和非栓系儿童腰骶角MRI大小,研究儿童脊髓低位栓系中腰骶角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测量201例脊髓低位栓系患儿和207例非栓系同龄儿童的腰骶角大小,2组进行整体比较分析;将低位组和对照组各分为5个年龄段(0~12、13~36、37~72、73~120、>120个月),各年龄段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研究脊髓栓系各类型腰骶角大小差异.结果 2组腰骶角大小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2组间腰骶角大小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3~36月年龄段低位组腰骶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组中,有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脂肪膨出类型的腰骶角大小与无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脂肪膨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腰骶角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脊髓低位栓系与非栓系儿童腰骶角大小整体之间无差别,但13~36月年龄段低位组腰骶角数值偏大,有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脂肪膨出的比无此类型的腰骶角偏大,需引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MRI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估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发育情况及影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发病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74例疑似DD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受试儿童的临床资料、出生体质量、孕臀位等资料,并行MRI扫描检查。采用不同方案对髋臼指数进行分析,方案一:股骨头中心至髋臼最薄弱处连线与髋臼最薄弱点至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的夹角记为A/PBAI,髋臼最薄弱处至股骨头中心连线与髋臼最薄弱点至软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夹角记为A/PCAI;方案二:双侧Y形软骨中点连线至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夹角记为A/PBAI,双侧Y形软骨中点连线至软骨性髋臼前/后壁外缘夹角记为A/PCAI。利用ICC评估髋臼指数一致性,采用Forward 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影响DDH的独立性因素。  结果  方案一测量髋臼指数ABAI、ACAI、PBAI及PCAI的一致性明显高于方案二,且方案一检测各指标的ICC均>0.75;DDH组与非DDH组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先天肌性斜颈、襁褓体位、关节弹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先天肌性斜颈、襁褓体位、关节弹响是影响DDH发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DDH影像学检查MRI中,以髋臼最薄弱点到股骨头中心点连线为基线测量髋臼指数方法一致性较高,可准确评估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发育情况,且孕臀位、双下肢不等长、先天肌性斜颈、襁褓体位、关节弹响是影响DDH发生的独立性威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MRI对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诊断及治疗的监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本院就诊的10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采用8通道颅脑线圈对所有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平面扫描,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垂体MRI图像变化。  结果  在10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中,45例患者生长激素峰值低于5~10 μg/L,55例生长激素峰值在5 μg/L以下。10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垂体病变以垂体前叶发育不良为主,共42例(42%),再者是垂体柄中断综合征25例(25%);空蝶鞍综合征14例(14%),郎格汉斯细胞组织增多症侵袭垂体12例(12%)以及颅咽管瘤7例(7%)。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垂体的矢状高径、矢状后径等指标大于正常儿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各个年龄的垂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小,其中以3~10岁和11~16岁的变化更加显著(P < 0.05)。  结论  MRI能够准确发现由于垂体病变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症,同时也能准确的监测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后垂体大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