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良好的麻醉效果是实施动物实验的关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采用何种麻醉剂和麻醉方法。x年x月,某军区组织进行了后勤专业训练比赛。其野战外科训练加比赛时间长达1个半月,任务量大、保障难度高。在汇演及正式比赛过程中,进行了同一时间多台次动物手术的演练,最多同时展开8个手术台次,这对动物麻醉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麻醉医生少、难以用一对一的方法保障手术麻醉的情况下,作者采用了“流水巡回作业”式麻醉方法,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现将训练保障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局麻下经乙状窦后进路三叉神经根减压术和面神经根疏理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过程中,患者常见刺激反应及术后脑血管意外情况。方法对2011-05/2012-12月实施的115例三叉神经根减压术(三叉神经痛组)和72例面神经根疏理术(面肌痉挛组)患者的头痛、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及心电图变化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减压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变化。对2003—08/2012-12月完成的225{)例该类手术患者中7例出现术后脑血管意外情况的患者进行回顾。结果头痛、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的发生率,三又神经痛组分别为81.7%、4.3%、4.3%、67.8%、4.3%、14.8%,面肌痉挛组为56.9%、29.1%、27.7%、68.0%、12.5%、33.3%;心电图短暂变化,三又神经痛组为26.9%o,面肌痉挛组为26.3%。三又神经痛组和面肌痉挛组手术前和手术减压时,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出现严重脑血管意外的时间最短的发生在术后30min,最长的发生在术后76h45rain,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内。另外,7例术后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出血部位仅一例发生在手术区域。结论局麻下实施该类手术,患者较痛苦。脑血管意外一般在术后24h内发生。手术并发的颅内出血不一定发生在手术区域。  相似文献   
3.
4.
围手术期高血压50例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几年来 ,高血压患病人数日趋增加。高血压病人剧烈的血压波动如不及时处理 ,可导致患者在麻醉和手术中出现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 ,因此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处理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围手术期高血压患者 5 0例的麻醉处理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中 ,男 3 2例 ,女 18例 ;年龄 2 3~ 81岁 ,其中 5 0岁以上者 3 8例 ,占 76%。原发性高血压 3 4例 ,占68%。高血压病史 3~ 2 4a。术前 3 0例接受过抗高血压治疗、术前血压控制在 160~ 14 4/95~ 78mmHg( 1mmHg =0 .13 3kPa)水平。术前冠心病 2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0岁,美国卒中学会( ASA)Ⅰ级。因急性阑尾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既往无手术史,外伤史,精神病史,药物过敏史。入室后:T 37.6℃,呼吸(R)18次/min,心率(HR)102次/min,血压(BP)115/65mm Hg(1mm Hg =0.133kPa)。建立静脉通道,面罩吸氧,流量2L/min。患者取右侧卧位,手术床调至头低5度位置,常规消毒铺单后用2%利多卡因行穿刺点局部浸润,以18G硬膜外穿刺针经L2~3间隙穿刺,成功后用25 G腰穿针穿入,有突破感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布比卡因重比重液(0.5%布比卡因1~1.5ml,加10%葡萄糖0.5~1ml,回抽脑脊液至3ml),速度1ml/5s,退出腰穿针,硬膜外头侧置管3cm,取平卧位,待麻醉平面调至T6时将手术床调制水平位,测平面其间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术前未用药,手术开始后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15min后再次给予咪达唑仑2mg,之后患者出现谵妄,烦躁,不能正确对答等意识障碍。呼吸浅快, HR 110次/min,SpO298%,BP 110/60 mm Hg。立即给予丙泊酚80mg,氟马西尼0.5mg静注。手术历时2h,术毕患者生命征平稳,意识清楚。次日随访,患者无任何异常及不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维库溴铵静脉泵注与单次静注两种方法对全麻手术肌松维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方法将3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次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组)和B组(静脉泵注组),观察2组患者术毕至气管导管拔管时间、手术结束前30min追加镇痛药的次数。结果 2组停药后TOFR 25%~75%的时间、用药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痛药追加次数多于B组,肌松维持时间短于B组,术毕拔管时间长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维库溴铵静脉泵注的维持肌松效果优于单次用药,是一种科学合理且方便的麻醉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7.
平稳的麻醉及控制性降压是确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成功的关键。我院以硬膜外阻滞加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的方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2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36.5±8.2岁,体重58±9.2kg,术前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8.
高连红  贾靖 《人民军医》2013,(11):1318-1318
在头颈颌面部手术麻醉时.为了防止气管导管折屈或压扁,常用含有钢丝的特制气管导管。但在一些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由于头颈颌面部手术不多见.常不备用含有钢丝的特制气管导管,在偶尔遇到此类手术时.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对79~88岁的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无1例术中及术后死亡,切口一期愈合,经半年~1年零10个月随访:功能评定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优18例占56.25%,良8例占25%,中6例占18.75%。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术前准备麻醉和术中监护是手术成功及保证生命的关键,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和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病例报告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左领面部电击样刺痛4年余,加重半月入院.患者4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颌面部电击样刺痛,洗脸、刷牙、讲话时均可诱发,持续15~30分钟后可缓解,曾在院外多家医院就医,诊断为"左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片有效.近半月来,上述症状频繁发作,疼痛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加量自服卡马西平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支炎"等慢性疾病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