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方法调查我院儿外科连续手术的114例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 结果 11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生素,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比例分别为51%和99%;术后单用一种和应用二联、三联抗生素的分别占 18%、64%、18% ;清洁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3.5 d,污染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生素5.5 d, 清洁手术和污染手术术后使用抗生素>3 d者占80%. 结论在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应予避免.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女,20d。第2胎,足月顺产,牛乳喂养,母孕期有腿抽筋史。主因反复呈落日眼7d住院。患儿生后13d开始出现双眼球垂直震颤,并呈落日状,每日10余次,不伴发热,无呕吐。查体:T36.5℃,神志清楚,精神可,头围34cm,前囟平坦,无颅缝裂开,心肺腹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脑脊液正常。查血钙2.0mmol/L,诊断为“低钙惊厥”,给予静滴10%葡萄糖酸钙治疗3d无效,查血镁为0.4mmol/L,加用25%硫酸镁0.3mL/kg,2次/d,深部静脉注射,用药第2天其落日眼次数减为6~7次,第4天2~3次,第6天1次,用镁硫酸治疗第7天后再未出现落日眼,改为10%硫酸镁口服,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该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明确围产期保健的重点,制订正确的对策和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并总结该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院内围产儿死亡登记本、104例围产儿死亡报卡及围产儿死亡病历。参照WHO要求的三个环节、四个方面十二表格评审方法进行评审。结果:104例围产儿死亡中死胎48例,占46.2%;死产2例,占1.9%;早期新生儿死亡54例,51.9%。围产儿死亡死因排位,前3位依次是死因不明、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第1位影响因素是个人、家庭、居民团体知识技能问题,第2位影响因素是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第三位影响因素是个人、家庭、居民团体态度。结论:加大孕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力度,提高孕产妇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强围产期的保健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高危因素,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517例肿瘤患进行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PICC-BSIs)目标性监测,探讨预防控制PICC-BSIs发生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将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态下遵照PICC规范操作流程进行置管和维护,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干预措施: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加强宣传教育、重视居家维护;综合分柝干预措施在预防控制PICC-BSIs中作用.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PICC-BSIs率分别为0.40%和2.64%、感染率为0.05/千导管日和0.38/千导管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科研增加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了 PICC-BSIs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控措施。方法将2010年2月22日—2011年2月23日265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随后12个月在相同病区的261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作为实验组。针对对照组PICC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实验组改进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①置管前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的宣传教育;②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③重视居家护理。结果实验组PICC置管后血流感染率(0.38%)、千导管日血流感染率(0.045‰)、静脉炎发生率(1.53%)较对照组血流感染率(2.64%)、千导管日血流感染率(0.378‰)、静脉炎发生率(4.91%)均降低。结论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能防控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极低体重儿(VLBWI)的高危因素,提高其成活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89例VLBWI资料,并对比前后6年的转归。结果:VLBWI成活率由1998~2000年的45.1%上升至2001~2003年的71.2%;VLBWI的高危因素为窒息、HMD、肺出血、感染、低体温、呼吸暂停、颅内出血、产科因素等。其中死亡主要原因早期为窒息、HMD,晚期为感染。结论:提高VLBWI的成活率,关键是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防治窒息、HMD,广泛使用新技术,合理营养,加强护理及监护,严格消毒等。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至1998年上半年,我院共收治孕13周至16周的引产病人156人,全部采用常规的利凡诺尔50mg加注射用水10mL经腹行羊膜腔内注射,注射后72h胎儿娩出为引产成功,否则为失败,其中首次注药引产成功94例,62例引产失败。对62例引产失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8年3月就诊的227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27例脑瘫患儿中男性是女性的3.05倍,常见高危因素依次为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宫内感染,有1种或1种以上高危因素的占94.3%,农村较城市多。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低体重,防止新生儿窒息发生;孕期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等并发症;提高家长及医务人员对早期诊断的认识等都是降低脑性瘫痪发生率的重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