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放线菌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例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例肺放线菌病均有咳嗽等症状。肺部影像学5例表现为肺部实质性肿块或球型病灶,8例伴有空洞形成,10例表现为肺部片状高密度阴影。青霉素效果较好,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肺放线菌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肺部片状影/肿块影并空洞形成是其影像学特点,青霉素是主要治疗药物。在放线菌病的治疗中,外科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及治疗,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24例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6例;年龄22 ~ 67岁.其中行肺叶切除15例,全肺切除4例,复合切除(肺叶+肺楔形切除)3例,右肺上、中叶切除1例,病灶清除+脓腔引流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治愈,7例发生并发症,包括术中大量渗血1例,术后大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复张不全1例,切口感染1例,其中2例行二次开胸手术治疗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无咯血或血痰、复发或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肺曲菌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胸腔镜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肺曲菌球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30组、IR120组)、缺血后处理组(IPC 30组、IPC120组),通过阻断左肺门建立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TNF-α表达阳性率:C组(4.65±1.09)%,IR30组(19.68±2.47)%,IR120组(29.37±2.45)%,IPC 30组(12.31±1.80)%,IPC 120组(18.80±2.88)%;IL-1β的表达阳性率:C组(5.22±0.58)%,IR30组(23.90±1.22)%,IR120组(29.57±3.11)%,IPC 30组(16.46±2.50)%,IPC120组(21.86±3.40)%.肺组织经缺血再灌注后,与C组相比,IR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上升趋势;而IPC组与相应时段的IR组相比,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抑制再灌注鼠肺组织中致炎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对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