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T2DM)骨密度、骨代谢水平改变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年龄≤4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为早发组,另以本院与早发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患者10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腰椎L1~4平均骨密度(BMD)、骨代谢水平差异。  结果  (1)校正BMI后,早发组与对照组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4,P>0.05),早发组1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骨钙素、25(OH)D3、甲状旁腺激素均低于对照组(t=3.941、6.556、7.123、4.620,均P<0.05),2组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4,P>0.05)。(2)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D与年龄呈独立负相关关系(95% CI:-0.007~-0.001,P=0.012),与BMI(95% CI:0.004~0.014,P=0.001)、糖化血红蛋白(95% CI:0.002~0.021,P=0.014)呈独立正相关关系;β-CTX与年龄(95% CI:-0.013~-0.003,P=0.001)、TC(95% CI:-0.079~-0.015,P=0.004)呈独立负相关关系,女性(95% CI:-0.177~-0.020,P=0.014)是β-CTX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1NP与年龄(95% CI:-0.831~-0.137,P=0.007)、空腹血糖(95% CI:-1.815~-0.333,P=0.005)、TG(95% CI:-0.635~-0.508,P=0.004)呈独立负相关关系。  结论  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骨形成标志物降低,年龄、性别、BMI、血糖、血脂水平是其骨密度、骨代谢水平改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达泊西汀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和停药原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以原发性早泄就诊的门诊患者126例,将上述患者采用盐酸达泊西汀进行治疗,性生活前1~3h口服一粒(30mg),随访治疗后1、3、6个月患者早泄评估量表(PEP)得分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是否停药及停药原因。结果坚持治疗到1、3、6个月的患者治疗前后PEP得分分别为4.87±2.72 vs 9.43±2.59、4.80±2.81 vs 10.16±2.37、4.69±2.36 vs10.72±2.2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原发性早泄患者中,5例(4%)一开始就拒绝服用达泊西汀进行治疗,拒绝的原因中花费高、担心产生药物依赖分别为60%、40%。121例(96%)患者接受达泊西汀进行治疗。64例(53%)坚持服药6个月;57例(47%)在6个月内停药,其停药原因分别为无效(3.5%)、疗效低于预期(31.6%)、费用高(33.3%)、副作用(7.0%)、失访(7.0%)、选择其他的治疗方式(8.8%)、痊愈(8.8%)。此外,年龄≥40岁、收入10万元、本科以下学历的原发性早泄患者停药率分别高于年龄40岁、收入≥10万元、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患者(P0.05)。结论盐酸达泊西汀(30mg)能有效治疗原发性早泄,然而其停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早泄(PE)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男性的生殖及身心健康。目前相关研究发现PE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患者本身,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患者配偶的心理状态。女性的心理状态在受到男性PE发病影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干扰男性在面对PE问题时采取的态度和措施,间接地减轻或加重PE的症状。然而,在现阶段PE的研究及临床诊治中,女性心理因素与PE发病间的联系多被患者甚至临床医生所忽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特征,为该类患者的血流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血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896例血培养阳性患儿中,新生儿719例(占80.2%),非新生儿177例(占19.8%)。在分离出的926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65.9%),革兰阴性菌占33.4%,真菌仅占0.8%。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32.6%),其次是头状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较为严重,未发现对阿米卡星耐药肠杆菌目细菌。主要病原菌在不同年龄组中分布有所差异。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7.8%和25.0%,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2.0%。结论 血流感染患儿在年龄和科室分布上有差异,革兰阳性细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不同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和分析比较教学联合基础的教学学习(LBL)的综合教学模式与LBL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参加2018至2020年安徽省男科疾病规范化诊治菁英医师班的学员。将学员随机分为比较教学联合LBL教学组和LBL教学组。两组学员在接受所有勃起功能障碍(ED)诊疗规范化培训后,均通过连续短期临床评估方法(Mini-CEX)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学员通过问卷形式反馈所接受教学模式的意见。结果 比较教学联合LBL教学组共28名学员,LBL教学组27名学员。除组织能力维度外,比较教学联合LBL教学组在Mini-CEX考核各子维度的得分较LBL教学组显著提高(P<0.05)。在教学模式反馈结果方面,比较教学联合LBL教学组优于LBL教学组。比较教学联合LBL教学组可以显著提升知识点的理解与临床实践能力(P<0.05)。结论 联合LBL的比较教学在对男科医师的ED诊疗规范化培养中效果优于LBL教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205亚型个体的分子生物学及家系遗传特征。方法选择2020年8月因术前血型筛查正反定型不符拟行进一步血型鉴定的1例先证者及其父母、弟弟为研究对象。先证者为男性, 17岁。采用标准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受试者进行ABO亚型鉴定, 并且应用Sanger测序法确定ABO基因突变情况。并且根据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分析先证者血型在家系中的遗传特征。本研究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泉一伦[2021]124号), 受试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 ABO血型鉴定结果显示, 先证者及其母亲的血清学分型为Ax亚型, ABO基因分型为A205/O01, 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存在c.28+5859T>G、c.261delG、c.467C>T、c.1009A>G。先证者父亲及弟弟的血清学分型为均O型。②家系调查结果显示, 先证者与其母亲ABO血型分型、ABO基因分型及测序结果一致, 先证者的ABO基因突变遗传自母亲。结论 ABO基因c.28+5859T>G单核苷酸突变可抑制A基因的转录, 而同时存在c.467C>T、c.1009...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单人操作单、双缝线打结定位切割平面行环切缝合器式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传统环切缝合器组(组1)、单缝线打结定位环切器缝合器组(组2)、双缝线打结定位环切器缝合器组(组3)各40例.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系带处缝扎率、非系带处缝扎率、系带对合不良率、腹侧包皮预留满意率、背侧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ET/MRI融合图像诊断妇科肿瘤术后盆腔复发、转移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PET/CT、盆腔MRI图像,并进行PET与MRI图像的融合,比较PET/CT、盆腔MRI及PET/MRI融合诊断盆腔局部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 38例患者中23例有肿瘤复发、转移,PET/MRI融合图像诊断盆腔复发、转移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且PET/MRI融合诊断盆腔局部复发的准确率高于MRI(94.73% vs 73.68%,P=0.025)。结论 PET/MRI融合结合了PET和MRI的优势,在诊断妇科肿瘤患者盆腔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产妇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孕检的124例正常中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妇血清中25(OH)D3水平分为缺乏组[25(OH)D3<25 nmol/L,n=42例]、不足组[(25~75) nmol/L,n=52例]和充足组[25(OH)D3>75 nmol/L,n=30例],比较三组妊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结果]缺乏组孕妇中流产、早产及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35.71%、47.62%和30.92%,明显高于不足组(15.38%、26.92%和19.23%)和充足组(6.67%、16.67%和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孕妇细菌性阴道病和贫血发生率为38.1%和28.57%,明显高于不足组(17.31%和25.0%)和充足组(13.33%和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组孕妇分娩周期为(37.12±0.52)周,显著短于不足组(38.24±1.02)周和充足组(39.57±1.4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产妇血清25羟维生素D3含量缺乏或不足,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合并症发生的风险,同时导致胎儿发育受限.  相似文献   
10.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