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肌)瓣治疗骨坏死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按实验方法将胫骨制成骨坏死模型。对照组用游离皮片覆盖坏死骨;实验组用腓肠肌皮瓣覆盖坏死骨。术后2、4、8、12周行ECT、X线片、骨钙素(BGT)、组织切片检查。临床应用436例。[结果]ECT显示实验组动脉相放射摄入值及延迟相放射摄入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血清BGP水平实验组各时段均比对照组高(P〈0.001);组织学检查4周实验组髓腔中可见增生的血管,大量骨细胞;X线片12周实验组的胫前皮质骨接近正常骨,而对照组皮质骨仍为坏死、骨质硬化。临床应用小腿外观好,足部肿胀消退,创面感染治愈,坏死骨成活,骨髓腔再通。[结论]用血运丰富的皮(肌)瓣覆盖坏死胫骨段后,血运改善,坏死骨可以成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周围局部皮温变化规律,为评估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内炎症反应持续时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60例膝关节单纯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同侧腘绳肌肌腱于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检测C反应蛋白(CRP)及各时间段双膝关节皮温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侧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至术后第20周患侧皮温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两侧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4周两侧皮温差趋于正常,局部皮温增高提示关节内炎性反应。若皮温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应引起重视,警惕膝关节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显微外科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修复与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在急诊时采用自行设计的皮瓣、组织瓣对拇指(或2~3指)合并虎口、手背、手掌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第2(2~3)足趾携带踝前皮瓣、足背扩大皮瓣,行拇(2~3)指再造、虎口开大成形及手掌、手背或手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15例及第2足趾或拇甲瓣加组合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及同时修复虎口、手背、手掌或前臂皮肤缺损252例;手掌尺侧、手掌尺腕侧骨骼与肌肉缺损或合并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采用巨大胸脐皮瓣或携带腹直肌的胸脐皮瓣修复与重建372例;全手脱套伤皮肤缺损的修复采用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侧胸联合皮瓣,用侧胸皮瓣覆盖手背创面,肩胛部皮瓣覆盖手部掌侧创面,缝成袋状完全能包裹手部或手部合并前臂创面18例。[结果]本组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组织瓣有7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探查与重新吻合后均成活。术后伤口一期愈合619例,38例二期愈合。随访1—15年,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属优340例,良228例,可65例,差24例,优良率86.5%。[结论]手部严重组织缺损急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肢长骨大段骨纤维结构不良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1995年5月至2003年8月,6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4~40岁(平均25.5岁).胫骨干2例,股骨干4例.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长度为15~22 cm.移植双腓骨段长度17~24 cm.均从双侧切取带腓血管的腓骨,在一端将腓血管吻合,使成一条腓血管相连的双段腓骨.将双段腓骨的前内侧骨膜从中央纵行切开并向两侧剥离至骨嵴.双段腓骨折叠,其前内侧面相对,两断端同定,将相对缘游离的骨膜纵行缝合,使其组合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将与双段腓骨相连的腓血管襻在移植体一端制成"U"形,勿形成锐角.能保证血管供血不受影响.解剖出受区血管.将组合的腓骨插入骨折两断端间,如不稳定,加用钢丝或螺钉固定.精确无误地将腓血管与受区血管进行吻合,通过移植体骨膜出血情况判断血管吻合口情况.结果 随访6~10年,平均7.4年.1年后骨性愈合;5年后5例移植骨髓腔再通.移植的双腓骨未发生肿瘤,X线片显示为正常骨骼;1例股骨干于正常骨干远段复发,但移植骨部分未复发.骨移植体愈合好,无发生骨不连、骨感染等并发症.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逐渐恢复日常活动与工作.结论 骨膜内组合双腓骨移植足修复下肢长骨大段缺损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桡动脉、头静脉血管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选取32例CKD5期患者行桡动脉、头静脉钛轮钉吻合手术,术中留取吻合处血管进行病理学检查(CKD组);另外选择10例年龄匹配的上肢截肢患者的手腕部相当于内瘘位置血管同期进行病理学检查(对照组)。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32例CKD5期患者桡动脉4例纤维组织增生,11例斑块形成,7例钙化灶形成,CKD组桡动脉(22/32)及头静脉(20/32)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对照组仅有1/10例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2组比较?2=8.376和?2=9.557,P=0.003和P=0.00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KD5期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已经出现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动脉以钙化为主,而静脉以纤维增生管腔狭窄为主,提早进行内瘘手术可能会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吻合一组血管联合皮瓣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对吻合血管联合皮瓣成功的影响。[方法]本组26例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皮瓣最长70cm,皮瓣面积最大1008cm2(42cm×24cm),用来修复超大面积创面,创面大小为(60×10)cm~(38×20)cm。术前对病人进行状况评估、心理调整、先期功能锻炼、病情介绍及术后皮瓣的观察、血管危象的处理、负压引流管与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有2例及时观察出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为血管栓塞,重新吻合血管获救,其它24例皮瓣顺利成活,覆盖创面良好,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结论]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大皮瓣移植时,通过细致而周到的围手术期处理,能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腘动脉损伤的漏诊原因及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肢体创伤后动脉损伤漏诊的因素,以减少肢体致残率和截肢率。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9月我院共收治63例动脉损伤患者,对其中漏诊的3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35例患者受伤至确诊时间2~78h(平均11h),其中对2例血运良好者进行了观察;20例进行了二期补救性血管修复(3例二期截肢);13例缺血时间超过8h,出现尸僵者行股骨髁上截肢或膝离断,总截肢率为45.7%。结果造成漏诊的原因有:医生未重视血管、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动脉损伤的体征与其它征状交叉难辨,动脉损伤早期侧支循环存在等。结论高度重视肢体创伤后动脉损伤的可能性,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是减少肢体伤残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改良胸脐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脐皮瓣设计与切取改良的技术.方法 皮瓣设计改良:在原来皮瓣设计的基础上,使皮瓣不但包括本侧血管供应的皮肤,还能跨过中线到对侧血管供应的皮肤,达到皮瓣延长,用来修复较长或较宽的创面.切取皮瓣顺序的改良:将原来皮瓣先探察上端胸脐支血管的方法改为先探察下端腹壁下血管存在,满意后再切取上端胸壁段,完成皮瓣的切取.制成薄皮瓣应用:根据需要在皮瓣切取过程中将远2/3削薄;在下腹部血管蒂处的皮瓣1/3不削薄,以保护皮瓣的血供,临床应用54例.结果 54例中,有1例因修复感染创面后皮瓣感染坏死,53例皮瓣成活,成功率98.1%.随访1~5年,皮瓣外观良好,受区关节伸屈活动满意.覆盖软组织感染创面治愈.结论 改良的胸脐皮瓣设计合理、切取容易、成功率高、适应证更广泛.  相似文献   
9.
下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感染创面,以往的治疗多采用局部长期换药,待创面肉芽新鲜后表面植皮;亦或择期酌情以大的皮瓣修复。解放军第89医院创伤骨科于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的应用价值. 方法 本组36例均为车祸伤,损伤部位在膝、小腿或踝足部、上肢.创面超大,皮肤缺损伴骨关节、肌腱裸露,选用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修复,其中吻合肩胛下血管肩胛—侧胸联合皮瓣7例,最大为70 cm×10 cm;吻合肩胛下血管侧胸—背阔肌联合皮瓣9例,最大为42 cm×24 cm(1008 cm2);吻合肩胛下血管的肩胛—背阔肌联合皮瓣2例;吻合旋股外侧血管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大腿前内侧—阔筋膜张肌联合皮瓣8例;吻合胫前血管与腓浅神经的踝前—足背联合皮瓣5例;吻合足背血管与腓浅神经的趾伸短肌—足背联合皮瓣5例. 结果 随访1.5 ~25.0年,其中有23例随访19年,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全部得到覆盖,感染伤口治愈,未再发生溃疡,皮瓣外观好;皮肤恢复了感觉;骨折愈合,保住了肢体,未发生截肢;5例前臂屈肌腱及4例膝关节行松解,为功能恢复创造了条件. 结论 吻合一组血管的联合皮瓣能代替吻合多组血管的组合皮瓣,节时、省事,成功率高,拓宽了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