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rhTPO上市后的2项临床试验中,选择年龄≤18岁的ITP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31家医院的87例儿童ITP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5例,女40例,2例性别信息缺失。中位体重47kg,中位年龄12岁,中位ITP病程4个月。其中39例(44.8%)为新诊断ITP,21例(24.1%)为持续性ITP,27例(31.0%)为慢性ITP;31例为初治,56例既往接受过rhTPO或其他改善血小板的药物治疗。87例患儿接受rhTPO单独治疗或rhTPO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接受rhTPO治疗的中位用药次数10次;基线期中位血小板计数为10.40×109/L,给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停药后第14天中位血小板计数分别达35.00×109/L、56.00×109/L、80.00×109/L和120.00×109/L,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和停药后第14天,总有效率分别达57.5%、58.8%和85.7%。治疗前55.2%患儿有皮肤/黏膜出血,治疗后第14天降至6.1%,停药后第14天无一例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未观察到与rhTPO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rhTPO单药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儿童ITP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游离血红蛋白(FHb)室内质控物,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①选取5份已知血红蛋白(Hb)浓度的正常人类全血,用蒸馏水分别以1:500,1:1 000,1:2 000,1:4 000的比例进行稀释,充分混匀后配制成20份FHb溶液,检测其FHb浓度,并与其理论浓度进行比较。②选择高值、低值溶液各1份,作为日常室内质控物,混匀分装-20℃保存,常规条件下连续检测20天,计算两组的(-overx),s和CV值,绘制Levey-Jennings质控图; 之后每周测定一次,将数据依次标记在质控图上,直至更换试剂批号; 计算高值、低值两种质控物整个检测周期内的总体(-overx),s和CV值。结果 ①该20份标本的FHb浓度理论值和实测值((-overx)±s)分别为125.44±93.04 mg/L和125.22±93.08 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6,P>0.05)。②高值、低值质控物连续20天检测结果((-overx)±s)分别为303.55±3.70 mg/L和69.29±1.88 mg/L,CV值分别为1.22%和2.68%; 高值、低值质控物整个检测周期内结果均未失控,总体((-overx)±s)分别为302.56±3.99 mg/L和69.04±1.88 mg/L,CV值分别为1.32%和2.71%。结论 FHb室内质控物制备过程简单,质量可靠,稳定性好,适合在血站和临床实验室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其发病机制为血小板相关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治疗靶点在于抑制抗体产生和阻断血小板在网状内皮系统破坏,但在部分ITP患者无效,逐渐演变成慢性/难治性ITP(C/RITP)。对于儿童C/RITP患者来说,一线治疗效果不佳,二线药物疗效不肯定且副作用明显,因而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二线药物。近期发现,ITP发病机制中还存在血小板生成障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血小板生成素(TPO)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RA)逐步被研发和使用。国内rhTPO已通过成人C/RITPⅢ期临床试验,TRA代表药物Romiplostim和Eltrombopag也均已完成成人CITP治疗Ⅲ期临床试验,目前两项关于Romiplostim治疗儿童CITP的临床试验也证实了该类药物在儿科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且由于使用方便,更适宜在儿科应用。今后,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维持治疗将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就促血小板生成剂的研发及其在儿科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类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特点、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原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成人ITP的年发病率约为3.3/10万,儿童ITP的年发病率约为1.9/10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疾病初发状态的相关性;对不同预后组的患几进行危险因素研究,并分析TPO与其他血小板生发指标的关系,了解TPO在儿童ITP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年9月14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住院治疗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测患儿入院时TPO水平.根据入院时病程分为初发组和非初发组;按疾病转归分为新诊断组、持续性组和慢性组.对初发ITP患儿TPO水平与诊断时血小板计数(PLT)和巨核细胞(MK)计数做相关性分析,了解TPO对疾病发病的作用;分别对不同疾病转归组进行疾病进展危险因素及TPO与MK相关性的分析.结果 病例100例,初发组39例,非初发组61例.初发ITPTPO与MK计数的相关性分析r=-0.324,P=0.044,二者呈中度负相关;TPO与PLT无显著相关性(P>0.05).新诊断组39例,持续性组32例,慢性组29例,各组间TPO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TPO与疾病新诊断状态可能有相关性(P=0.039,但OR值为0.999,95% CI包含1.000);不同预后组中TPO与MK计数的相关性分析仅提示在新诊断和持续性组TPO与MK计数的r=-0.258,P=0.030,二者呈低度负相关.结论 TPO 在儿童ITP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初发时TPO水平与MK计数存在负调控关系.12月内获得缓解的病人TPO与MK计数呈低度负相关,提示TPO与MK数量可能共同参与了疾病的进展,其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 deletion syndrome,22q11.2 DS)是由于22号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端一处微片段22q11.21-q11.23(大小约3 Mb)缺失所导致的先天性多器官发育异常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也是人类多种微缺失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大多数(约90-93%)为自发突变~([1-4])。根据不同临床表型可将本病分为多种类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提高输血安全性,在血液检测项目增加的同时,血液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但这些都无法完全杜绝输血传播病毒的可能性。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对于提高输血安全性有很大潜力,本文就该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我国血站开展后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如何在提高病毒灭活血浆制备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血浆中的亚甲蓝残留量/率.方法 将30份200 ml新鲜血浆,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使用旧型病毒灭活过滤器,实验1组和2组使用新型过滤器,对照组和实验1组对血浆中的亚甲蓝只进行1次滤除,实验2组对亚甲蓝进行2次滤除,留样测定每组滤过前、后的亚甲蓝含量,以及总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初次发病时治疗前、后T辅助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探讨儿童ITP细胞免疫功能状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中心2011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的初次发病的儿童ITP病例,记录检查血清T辅助细胞因子的时间和首次接受一线治疗的时间,通过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计数法测定T辅助细胞因子浓度,全部病例均于2012年11月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入组后3个月内的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情况。根据标本留取前的治疗情况及随访期间疾病缓解情况分为4组,即治疗前检测的缓解组、治疗前检测的未缓解/复发组、治疗后检测的缓解组及治疗后检测的未缓解/复发组。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检测的缓解组与未缓解/复发组的细胞因子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病例43例,细胞因子检测前未接受治疗者5例,接受治疗者38例,缓解组共34例,未缓解/复发组共9例。①TH1细胞因子系列:治疗前检测的未缓解/复发组的IFN浓度比缓解组高,治疗后检测未缓解/复发组有较高水平的TNF、IL-2。②TH2细胞因子系列:治疗前检测未缓解/复发组的IL-4明显高于缓解组,治疗后检测的未缓解/复发组的IL-4仍高,同时IL-6浓度比缓解组高。结论未经治疗的ITP患儿体内高浓度IFN和IL-4可能提示疾病的迁延;而经一线治疗后TNF、IL-2、IL-4和IL-6的浓度升高可能提示治疗效果欠佳。因此T辅助细胞因子的检测可能对判断ITP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一部分病人对常规一线治疗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等反应欠佳。近些年发现,这类病人存在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途径,主要是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最终被肝细胞表面的Ashwell-Morell受体(AMR)识别和吞噬,而不依赖于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介导的吞噬。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神经氨酸酶(Neu1)表达上调均可使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发生去唾液酸化,如血小板的冷藏储存、败血症以及ITP等。目前发现,抗GPIbα抗体阳性的ITP接受一线治疗往往无效,推测抗GPIbα抗体可引起FC-非依赖性血小板清除。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抗GPIbα抗体可引起血小板去唾液酸化。有人尝试应用唾液酸酶抑制剂治疗此类ITP并获得了血小板的持续反应。本文结合血小板去唾液酸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去唾液酸化在ITP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