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球囊椎体后凸成形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但对于采用单侧还是双侧入路哪种入路疗效更佳、并发症更少,目前尚无定论。目的:系统评价单侧与双侧穿刺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CBM等数据库1963年1月至2014年3月文献,收集单侧对比双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76例患者,其中单侧入路组442例,双侧入路组4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单个椎体平均注射骨水泥及骨水泥渗漏率少于双侧入路组[均数差MD=-19.33,95%可信区间(-24.42,-14.24);均数差MD=-2.07,95%可信区间(-2.42,-1.71);OR=0.47,95%可信区间(-24.42,-14.24)];两组目测类比评分、椎体高度变化及 Cobb 角变化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说明在椎体后凸成形治疗中,单侧入路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率。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同源盒基因:是一类控制胚胎发育和调节细胞分化的高度保守基因。同源盒A9基因位于同源盒A簇的5’端,其异常高表达与包括白血病、骨折损伤等疾病相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基质干细胞,是人们在哺乳动物的骨髓基质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分化形成骨、软骨、脂肪、神经及成肌细胞的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亚群。 背景:研究表明,Hoxa10基因受到miRNA的调节后与成骨分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有关Hoxa9在成骨分化和胫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和功能尚未见报道。 目的:初步探讨Hoxa9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体内模型的骨折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在成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Hoxa9基因被shHoxa9沉默或被MSCV-Hoxa9过表达处理;②体内实验:构建胫骨骨折模型大鼠,分别用Hoxa9和shHoxa9干预。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oxa9的过表达能够明显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P < 0.05),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标记骨钙素、骨桥蛋白、Runx2和胶原蛋白Ⅰ的mRNA及蛋白均下调(P < 0.05),细胞中钙化结节的数量、成骨分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 < 0.05),而沉默Hoxa9的表达可逆转上述现象;②体内实验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经Hoxa9干预的大鼠组织中骨性损伤明显增加,未发现组织间胶原纤维和愈合损伤组织内的软骨,shHoxa9干预大鼠显示骨的大小和数量明显增加,检测到组织间胶原纤维和愈合损伤组织内的软骨;③体内实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 Hoxa9干预的大鼠骨折损伤组织中成骨相关基因标记骨钙素、骨桥蛋白、Runx2和胶原蛋白Ⅰ的mRNA及蛋白均下调(P < 0.05);而shHoxa9组大鼠骨折损伤组织中成骨相关基因标记骨钙素、骨桥蛋白、Runx2和胶原蛋白Ⅰ的mRNA及蛋白均上调(P < 0.05);④上述数据说明,沉默Hoxa9基因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ORCID: 0000-0002-1150-6184(张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Quadrant通道系统辅助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联合显微镜下后正中小切口和经皮椎弓根螺钉两种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14例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显微镜下MIS-TLIF手术组(显微镜组)、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联合MIS-TLIF手术组(经皮组)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组(开放组)。其中显微镜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42~83 (63.29±9.09)岁;经皮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45~82 (63.37±7.50)岁;开放组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51~82 (63.76±8.21)岁。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等一般情况;术前和术后3 d,3、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gue scale,VAS)评价腰腿疼痛缓解程度;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术前及术后12个月腰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腰椎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评价滑脱复位情况;术后12个月时采用 Siepe 椎间融合标准分析椎间融合率。结果:114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均无切口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显微镜组有1例术后8 d皮下积液,经皮穿刺引流腰围加压后,延迟愈合;经皮钉组有2例出现减压侧椎旁肌肉肌肉坏死,经清创手术治疗后延迟愈合;开放组有1例术中硬脊膜撕裂,术中即予游离脂肪组织填压,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①与显微镜组比较,经皮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卧床时间均增加,开放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均增加,但术中透视次数减少;与经皮组比较,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均增加,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减少(P<0.05)。②术后12个月3组患者ODI、JOA评分较术前均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显微镜组比较,经皮组VAS腰痛评分在术后3 d时增高,开放组在术后3 d,3、12个月时均增高;与经皮组比较,开放组VAS腰痛评分在术后3个月时增高(P<0.05)。④术后12个月3组患者腰椎滑脱率较术前均减少(P<0.05),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后12个月3组患者腰椎融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辅助的MIS-TLIF和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的MIS-TLIF治疗单节段Ⅰ、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是安全有效的,显微镜下的MIS-TLIF手术可能更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和短期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老年人。Finsen等[1]报道1972年-1984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约占所有髋部骨折的32%,而1992年至1998年增加到68%。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不连延长了患者的病残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合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这种改良的固定方法对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18例Evans分型为Ⅳ型伴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高龄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其中优13例,良3例,尚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这种改良的新型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非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固定牢靠、下床早、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只要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实用性和推广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Quadrant微创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6月30日。两名评价员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Quadrant微创通道对比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试验,利用Cochrane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9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Quadrant微创组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在优良率、VAS评分、ODI评分和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缩小手术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P<0.05)。结论Quadrant微创通道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方法,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正>布鲁菌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称,全世界有50万新的布鲁菌病患者,因此,它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是由布鲁菌属兼性细胞内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1]。布鲁菌病通常是人类通过摄入未经高温消毒的受污染牛奶或其产品或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而获得的。布鲁菌病可累及许多器官,脊柱是受累的最常见部位[2]。腰椎是布鲁菌性脊柱炎(BS)患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其次是胸椎和颈椎[3]。该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转化为慢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