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立卧位血压、心率的变化、心率变异性的评测,探讨帕金森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70例为帕金森病组,健康对照组50例,测量研究对象的卧位血压、心率和3min内直立位的血压、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帕金森病组:70例患者中符合直立位低血压诊断的为24例(34.28%),其中男性17例(70.83%),女性7例(29.17%);符合心率变化异常的为20例(28.57%),其中男性占15例(75%),女性5例(25%);其中诉头晕等不适症状的患者有3例。对照组:50例受试者中符合直立位低血压诊断的为4例(8%),其中男性3例(75.00%),女性1例(25.00%);符合心率变化异常的为5例(10.00%),其中男性占3例(70.00%),女性2例(20.00%),其中无诉头晕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帕金森病组发生直立位低血压(P=0.001)、心率(P=0.039)均高于对照组。帕金森病组总体的SDN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单位ms)[(81.84±5.24)ms比(127.86±13.85)ms,P=0.010]、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之差的均方的平方根)[(34.15±3.21)ms比(48.09±5.58)ms,P=0.042]、PNN50(NN50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8.74±0.84)%比(15.16±2.29)%,P=0.007]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帕金森病组的低频(LF,频率范围0.04~0.15 Hz)[340.6(103.6,733.9)Hz比368.3(161.6,919.3)Hz,P=0.811]、高频(HF,频率范围0.16~0.40Hz)[273.4(128.3,1300.6)Hz比232.6(88.1,575.4)Hz,P=0.803]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F/HF[0.9(0.4,1.4)比1.7(0.9,2.5),P=0.00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较健康老年人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出现率更高、程度更严重。立卧位血压、心率变异性是反映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Shotgun蛋白质组学分析,初步检测骨髓基质细胞(BMSCs)条件液中可能含有的蛋白质。方法将BMSCs条件液混匀后经超滤浓缩分为大于5kD和小于5kD两部分,并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观察其后代中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鉴定出能调节NSCs分化的部分,并进行Shotgun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BMSCs条件液分子量大于5kD的部分可以调节NSCs向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这部分条件液先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发现大部分蛋白集中在14kD以上,将蛋白条带酶解以后,经Shotgun分析共鉴定到456种蛋白质,其中154个相似蛋白质,17个假想蛋白质,56个未知蛋白质,剩余的229个蛋白质中大多为细胞骨架蛋白、分泌蛋白、信号转导蛋白、酶类和转运蛋白等。结论BMSCs分泌的多种蛋白质对NSCs的分化起调节作用,明确了BMSCs条件液中可能含有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形态及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磁刺激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及40%(1Hz,0.76T)、60%(1Hz,1.14T)、80%(1Hz,1.52T)最大磁刺激输出强度组,各刺激组自细胞接种后第2~6天接受磁刺激,连续5d;假刺激组置于相同磁场装置环境,但不接受磁刺激。各组细胞于第7天相同时间取材。采用扫描电镜、细胞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印迹及RT-PCR等方法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及SYN、GAP43与BDNF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40%强度组神经元突起长度增长、胞间神经联系增多,SYN免疫反应性、BDNF免疫反应性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GAP43免疫反应性及蛋白水平未见明显升高,SYN、GAP43与BDNF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60%强度组突起长度与数量增加(P<0.01)、交织成密集网络,SYN、GAP43与BDNF免疫反应性、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80%强度组突起数目、长度增加,同时有细胞损伤现象,GAP43免疫反应性、BDNF免疫反应性及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0.01),SYN免疫反应性及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GAP43及BDNF mRNA表达增加(P<0.05,P<0.01)。结论磁刺激通过促进原代海马神经元BDNF的合成或分泌,上调SYN、GAP43的表达,影响神经元形态,可能在调控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网络构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磁刺激参数刺激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5.
背景 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是指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但针对该人群睡眠质量问题的研究较少。目的 调查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2016年12月-2017年6月参与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的居民作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采用《2016年度心脑血管病影响因素社区、乡镇人群追访干预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测试,并在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收集其基本测量指标(如身高、体质量、颈围、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以PSQI总分>7分作为低睡眠质量,PSQI总分≤7分作为正常睡眠质量进行分析。调研过程中,调查人员为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讲解,由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口述作答,调查人员填写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依据“8+2”项脑卒中影响因素及判定标准对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4 761份,回收有效问卷4 716份,有效回收率为99.05%。共373例受试者存在低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为7.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0,95%CI(1.018,1.043)〕、性别〔OR=1.478,95%CI(1.116,1.957)〕、婚姻状况〔OR=1.044,95%CI(1.005,1.085)〕、退休情况〔OR=2.402,95%CI(1.758,3.281)〕、饮酒情况〔OR=1.395,95%CI(1.157,1.681)〕、饮食情况〔OR=1.411,95%CI(1.221,1.630)〕、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OR=1.484,95%CI(1.176,1.873)〕是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筛查目标人群低睡眠质量问题不可忽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退休情况、饮酒情况、饮食情况、脑卒中发生风险评级是该人群出现低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老化小鼠8(SAMP8)增龄性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Tau蛋白磷酸化及电镜下细胞超微结构等老化特征。方法用Morris水迷宫评测2、7和12月龄SAMP8和抗衰老系列小鼠1(SAMR1)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不同月龄SAMP8和SAMR1小鼠海马区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SAMP8和SAMR1小鼠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SAMR1小鼠相比,7、12月龄的SAMP8小鼠出现明显学习、记忆功能下降(P均<0.05)。7、12月龄SAMP8小鼠的海马和皮质区Tau[pS19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透射电镜观察示7月龄SAMP8小鼠与对照组相比,海马神经元内细胞核出现线粒体轻度肿胀、脊和膜轻度消失,内质网肿胀;12月龄的SAMP8小鼠海马神经元出现胞浆空泡化,核质边移,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在胞浆和轴突内可见大量的致密物。结论 SAMP8小鼠在7和12月龄时表现出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增高,并且细胞超微结构出现相应改变,表现出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变特征,是优质的快速脑老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快速老化小鼠(SAMP8)是由日本京都大学竹田俊男教授开发,以学习记忆功能呈增龄性加速衰退为主要特征,自从1986年Miyamoto等人首次报道了SAMP8小鼠的这一基本特征,之后成为了研究老化和学习记忆障碍的理想哺乳动物模型之一,为了阐明其中的神经生理学机制,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SAMP8小鼠老化过程中神经病理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24h后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频率1.00Hz、刺激强度1.00T、刺激时间25s/次,共刺激5个序列,1次,d)。Rotarod实验评价小鼠身体协调能力和连续运动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后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小鼠停留于旋转杆上的圈数(85.89±3.74)、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36.67±3.82)和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258.70±1.06)均高于单纯帕金森病模型组(59.71±8.33,31.67±3.35,152.35±1.64;均P:0.00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保护受损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及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提高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MPTP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于雄性C57BL/6J小鼠皮下注射MPTP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24 h后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刺激频率1.00 Hz、刺激强度1.00 T、刺激时间25 s/次,共刺激5个序列,1次/d)。Rotarod实验评价小鼠身体协调能力和连续运动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前后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小鼠停留于旋转杆上的圈数(85.89±3.74)、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数目(36.67±3.82)和纹状体多巴胺表达水平(258.70±1.06)均高于单纯帕金森病模型组(59.71±8.33,31.67±3.35,152.35±1.64;均P=0.00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保护受损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及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纤维,提高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基于游戏的脑电神经反馈系统训练认知障碍患者,观察其认知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纳入以记忆力下降为主的认知障碍患者52例,先对其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 CA)、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ection, ADAS-cog)评估。5 d后,对其进行连续10 d的脑电神经反馈“意念力蚂蚁”游戏训练,每天训练30 min。在训练前、训练第10天采集患者的脑电图,训练完成后,再次评估患者的MMSE、MoCA、ADAS-cog评分。结果:经过训练,患者的MMSE、Mo CA、ADAS-cog量表总分提高,训练前得分分别为(23.10±2.82)分、(18.63±4.10)分、(14.76±5.30)分,训练后分别为(26.06±2.95)分、(21.88±3.94)分、(12.15±5.15)分。患者的认知功能总体改善,其中记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