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初步构建基于胜任力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评价指标,为任用、培训和考核该类临床师资提供客观、科学参考。方法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函询,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指标权重设置。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9个;专家群体权威系数为0.851;专家协调系数为0.429~0.672。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契合儿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符合岗位胜任和专业发展,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强调教学相长,为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培养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中心静脉置管(CVC)在白血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PICC置管92例与CVC置管44例,综合比较两者的试穿次数、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 PICC置管的试穿次数、操作时间少于/短于CVC置管,导管留置时间长于CVC置管(均P<0.01);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CVC组。结论 PICC因置管损伤小、并发症少、使用价值高、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成为白血病患儿较理想的长效静脉通路,CVC适合年龄较小或血管条件较差的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干预在提高学龄前恶性肿瘤儿童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出院的学龄前恶性肿瘤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随访,在干预前及干预 3 个月后分别对两组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 结果 实施社区干预的实验组儿童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随访的对照组( P<0.05 )。 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干预, 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疏导和治疗, 帮助恶性肿瘤儿童预防和矫治不良行为,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寿勇  马琳玉  王颖  张洲  邓薇菲 《重庆医学》2015,(10):1311-1313
目的:实施大鼠体外循环(CPB)前后血浆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了解 CPB 前、后血浆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以期发现对早期诊断 CPB 后并发症有参考价值的血浆标志物。方法将成年雄性 SD 大鼠1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术前自由进食进水。实验组大鼠建立 CPB 模型,对照组只进行麻醉和动、静脉穿刺操作。两组动物分别在 CPB 前和 CPB 结束时采取血液标本1 mL,肝素抗凝,分离血浆。血浆蛋白提纯后进行二维凝胶电泳、用 ImageScanner 扫描仪扫描成像。将被认定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切胶、酶解和肽段提取后,用质谱仪分析鉴定。结果CPB 后,大鼠血浆蛋白质表达斑点数目明显增加,共有17个表达上调的蛋白质斑点被认定为 CPB 所致。经质谱分析,共鉴定出5种蛋白质,分别为:凝溶胶蛋白、结合珠蛋白、载脂蛋白 A1(ApoA1)、免疫球蛋白和 Ba1-647。结论CPB 可引起大鼠血浆蛋白质出现差异性表达,从功能上分析,凝溶胶蛋白、结合珠蛋白、ApoA1有可能作为研究 CPB 并发症的血浆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发生PICC导管堵塞的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PICC后导管堵塞的原因与患儿年龄、置管操作、导管使用、治疗药物、患儿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上应根据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7.
两种采血方法对血糖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 15名健康自愿者分别采用自然流出法和挤压法获得血液样本 ,然后经掌式血糖仪测定其血糖值 ,比较两种方法所获血液标本的血糖浓度。结果两种方法所测血糖值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t=1.15 ,P >0 .0 5 )。提示健康者检测血糖两种指尖采血方法皆可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67例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作为回顾观察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监测值进行早期预警评分,构建ROC曲线,得出该组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早期预警截断点,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72例患者作为前瞻研究组,将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早期评估,根据不同早期预警评分值实施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给氧、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成分输血、应用重组活化蛋白C等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及休克致死亡率。结果:早期预警评分3.5分为预测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最佳截断点,在该截断点,PEWS对感染性休克预测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3.7%;研究组感染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结论:早期预警评分能帮助护理人员对病情进行有效评估,根据早期预警评分,帮助其早期识别中性粒细胞缺乏白血病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征象,同时在最佳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的短距离沟通方式在白血病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出院的白血病患儿30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4例,干预组1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出院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依托微信平台建立信息化管理的延续护理,干预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发生情况、患儿生命质量及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基于信息化的短距离沟通应用于白血病患儿的延续护理中,可以有效减少白血病患儿出院后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儿生命质量以及患儿和家属的医护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口腔护理、常规口腔护理+蒙脱石散含漱护理用于预防白血病儿童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17年10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第1次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病人98例,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取0.05%氯己定漱口液漱口,观察组采取0.05%氯己定漱口液漱口+蒙脱石散含漱。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分度、疼痛、影响进食程度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进食的影响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常规口腔护理+蒙脱石散含漱护理对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患儿进行干预,能够降低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患儿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有利于减轻甲氨蝶呤化疗患儿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