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晓勇  马海宁  黄博 《中国医药》2012,7(12):1544-154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双镜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传统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前瞻性地测定31例接受双镜手术(双镜手术组)及29例接受传统手术(传统手术组)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5、10和16周的生存质量并加以比较。结果双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前平均GLQl分别为(110.5±11.0)和(109.3±1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手术组患者术后2周时,GLQI为(108.6±14.3)分,下降不明显(P〉0.05);术后5周,GLQI总分和心理情绪状态各方面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均P〈0.05);术后16周,与术前比较,GLQI总分、主观症状、生活功能状态和心理情绪状态明显增高(均P〈0.01)。传统手术组患者术后2周时GLQI总分为(101.0±10.9)分,降幅明显(P〈0.05),同时,主观症状、社会活动状态和生活功能状态等各方面的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5周时GLQI总分(107.5±11.9)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手术后16周,GLQI总分和主观症状、生活功能状态及心理情绪状态各方面分值均明显超出术前水平(P〈0.05或P〈0.01)。手术后2、5、10周双镜手术组GLQI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08.6±14.3)分比(101.0±10.9)分,(117.9±12.0)分比(107.5±11.9)分,(123.3±10.1)分比(114.6±13.8)分,均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比较,双镜手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宗旨。随着医院医德医风的建设,医护人员对临终病人的护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从临终关怀的内涵、意义、起源发展、主要观念、内容、原则、方法及临终关怀在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临终关怀在当今医学界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分析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及营养不良与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普外科在2000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可根治性切除的5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根据患者主观营养评估法(PG-SGA)评分分为营养良好组(PG-SGA<3分)及营养不良组(PG-SGA≥4分),应用χ2检验分析临床资料及营养不良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结果 通过PG-SGA营养评估,29例(54.7%)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存在营养不良,其发生营养不良与年龄、黄疸持续时间、13C-美沙西丁呼气试验肝功能分级和TNM分期等因素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肿瘤Bismuth-Corlett分型、BMI、术前白蛋白、肝功能Child分级等因素无关,P均>0.05。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未能进行营养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1,P=0.040),而术前存在营养不良同时进行营养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营养良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8,P=0.508)。 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术前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极高,对营养不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营养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并连续随访的257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病理资料、随访患者的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57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41例复发,复发率为16.0%。肿瘤直径、淋巴脉管浸润、病理分级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体重指数、手术病理分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切除数目不是影响Ⅰ~Ⅱ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肿瘤直径>2cm、存在淋巴脉管浸润、病理分级较高(G2/G3)的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密切随访复查,给予患者及时、足量、足疗程的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切除(LC)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221例行LC的患者中,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为3.17%。未发现NevinⅠ期病例,Ⅱ期患者2例行单纯LC,3例Ⅲ期和1例Ⅳ期患者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1例Ⅴ期患者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加T管引流术。Ⅱ期患者术后最长随访3年未见复发,Ⅲ期患者有3例,2例随访2年无复发,1例1年后复发再次行T管外引流+胃空肠吻合术,随访至今半年仍健在。而Ⅳ期患者预后较差,于半年内死亡。结论Ⅰ、Ⅱ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Ⅲ、Ⅳ期的患者,对于熟练掌握腔镜技术的术者可以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做到无瘤的原则,可以提高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66例采用肌瘤假包膜套扎法和同期50例传统缝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肌壁间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肌瘤假包膜套扎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7.35±9.87)mL,明显少于传统缝合组(210.50±14.56)mL(P<0.001);术后(30±5)d子宫瘢痕减小指数,肌瘤假包膜套扎组为73.50%±3.46%,传统缝合组为64.56%±4.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结合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方法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肌壁间肌瘤,相对于传统缝合法,可减少术中出血,术后子宫瘢痕愈合快,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及镜下连续缝合技术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后瘢痕愈合中的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的40例单发肌壁间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腹腔镜下假包膜套扎结合镜下缝合组)及B组(单纯腹腔镜缝合组),每组20例。每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日、术后7日及术后30日行超声检查,记录瘢痕愈合情况。结果:所有40例患者均十分成功地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A组术后7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39.75%±2.81%,B组术后7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33.2%±3.89%;A组术后30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75.66%±2.37%,B组术后30日瘢痕平均长度较肌瘤平均直径减小68.86%±2.75%;两组瘢痕减小程度在术后7日、30日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结合镜下连续缝合术后瘢痕愈合快,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 1例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的全过程和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病人 ,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很多 ,有些并发症很凶险。手术顺利完成 ,移植的胰腺和肾脏功能都很好。绝大多数的并发症均被控制 ,只是口腔顽固性溃疡没有好办法 ,可能跟免疫抑制过量有关。术后 6 5 d发生大面积脑梗死 ,可能跟栓子脱落有关。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是管理的重点 ,应注意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2/3外凸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56例需要腹腔镜手术治疗2/3外凸子宫肌瘤的患者。26例进行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免缝合组),30例进行常规的腹腔镜下缝合法剔除子宫肌瘤(缝合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及术后第1、2、3及6个月盆腔彩超。结果 56例均成功地完成了腹腔镜下手术,免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76.96±21.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7.69±12.90)ml,平均术后3天腹腔引流总量(84.81±35.28)ml,以上数据均明显少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彩超提示缝合组均无肌瘤残腔形成,免缝合组肌瘤残留基底座逐渐被吸收,第3个月57.69%(15/26)的患者肌瘤底座完全吸收,平均吸收率(91.58±14.82)%,至第6个月所有患者均完全吸收,肌壁回声均匀连续。结论腹腔镜下肌瘤基底部套扎免缝合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出血和渗出,减小术后创面,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是一种安全简单又效果显著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