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8例射频消融(RFCA)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电生理影响结果RFCA后房室结正向1:1传导的最短周期延长、快径前传有效不应期缩短,慢径前传有效不应期无明显改变,不影响房室结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2.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一例马洪图王继涛张文霞刘西强孟斌孙传宝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反复发作心动过速15年于1996年7月14日行二次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患者曾于1994年10月在我院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RFC...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马洪图张文霞王继涛刘锡强孟斌孙传宝王志宏王守贞(淄博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淄博市255036)关键词导管消融;射频电流;心律失常;室上性;电生理;治疗效果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及...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1岁。1973年因发热伴右侧颈部包块在某医院诊为“颈部淋巴结核”,抗痨治疗并行颈部淋巴结摘除术,术后刀口感染化脓,一年后方愈合。次年开始感胸闷,气短、心慌,活动后加重,X线胸片示  相似文献   
5.
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RFCA)的S-F型AVNRT 32例,观察心动过速时逆型P波在AVNRT中为40.63%,其余病例在下壁导联显示假性S波,V_1出现假性r′波。而P′在AVRT组为100%。结论:观察P′对鉴别AVNRT及AVRT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窄 QRS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各型心动过速有其各自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本文对 76例窄 QRS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 ( ECG)与心脏电生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寻求各种预测指标对心动过速时 ECG鉴别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76例患者 ,男性 39例 ,女性 37例 ,平均年龄 42± 1 4岁。其中 6例合并冠心病 ,余 70例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所有病例均有完整的心内电生理检查资料及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发作时完整记录的体表 1 2导联 ECG资料。ECG分析指标包括 :( 1 )心动过速周长 ( ms) ;( 2 )有无逆传 P-波出现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手术前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用二尖瓣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在PBMV前后测定32例MS患者的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容量和压力负荷指标,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指标,心功能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d),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LAD、LAV、LAT、LAPd、MVPV、MVPG、PHT及PASPd均降低,而瓣膜有效面积MVA增大(P<0.05-0.001)。肺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SPV、SVTI及SF增大(P<0.05-0.001)。心功能指标:SV及CO增大(P<0.05-0.001)。超声与心导管测定的LAPd和PASPd与LAPc和PASPc高度相关(r=0.89,P<0.001)。SPV、SVTI及SF与MVA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2、0.46及0.51,P<0.01),而与LAPc呈显著性负相关(r分别为-0.56、-0.61及-0.73,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全面客观地反映PBMV前后MS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简单、可靠实用,有助于PBMV的术前病人筛选及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8.
心脏肥大逆转的分子基础研究新进展童晓明马洪图综述侯家声审校(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255036)RecentProgresinStudyonMolecularBasisofRegressionofCardiacHypertrophyTongXia...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8岁,发作性心悸4年.体表心电图示A型预激征(图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经右侧股静脉及左上肢贵要静脉穿刺,插入电极导管4根.分别置于右房上、右房下外,His束区及右室心尖部.因未能进入冠状静脉窦以食管电极代替左房电图.  相似文献   
10.
吴恩余  马洪图 《吉林医学》1994,15(6):335-336
为了提高对肝包虫囊肿的影像学诊断,本文采用CT诊断7例肝包虫囊肿,均经手术病理证实。CT结果表明:肝包虫囊肿有特异性CT表现即内囊破裂形成“地图”样内壁和子囊形成的“多环”,CT检查可为肝包虫囊肿病人的病变部位、累及范围提供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依据,说明CT检查对肝包虫囊肿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