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掌握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的隐性感染情况,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4家幼儿园的健康儿童,收集其大便标本用PCR方法检测,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 Data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3例儿童大便标本,阳性75份,隐性感染率为38.86%;3岁组的隐性感染率高于高年龄组(χ2=9.36,P0.01);父母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越好,隐性感染率越低(χ2=8.57,P0.05);隐性感染与性别、户籍、父母文化程度、手足口既往病史等无关。结论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幼儿园应加强对低年龄组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父母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四川I省发生的II型疫苗高变异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疫苗衍生脊灰病毒(CirculatingTypeIIVaccineHyperviariablePoliovirus,cVHPVIl/TypeIIVaccine-derivedPoliovirus,cVDPVII)的循环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为预防控制脊灰和维持无脊灰提供参考。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8月~2012年2月,四川省发生了cVHPV。/cVDPV。事件,现场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此次循环事件共发现4例病例,在4例病例和1名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HPVII/VDPVII。结论低ISI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PoliomyelitisAttenuatedLiveVaccine,OPV)接种率是此次事件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各级卫生部门所采取的包括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OPV应急免疫等多项措施,阻断了cVHPV,。/cVDPVll,控制了事件的扩大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导致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获得成都市地区婴幼儿腹泻病原谱,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成都市儿童医院结果 共采集433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共检出各类腹泻病原微生物337株,总检出率为77.83%。其中肠道致病细菌30株,检出率6.93%,腹泻病毒305份,检出率70.44%,寄生虫2份,检出率0.46%。肠道致病细菌中沙门菌最多(25株,6.89%)。腹泻病毒中A组轮状病毒130份,占38.58%;其次为杯状病毒最多(109份),占32.34%, 结论 成都市<5岁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集中在0~1岁年龄组,引起成都市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以腹泻病毒和肠道致病菌为主,其中杯状病毒、A组轮状病毒和沙门菌为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成都市哨点医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的4种主要病毒在儿童重症腹泻病例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毒株变迁,为病毒性腹泻的预警预测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成都监测点(成都市儿童医院)监测对象为5岁以下腹泻的门诊和住院患儿,收集2006 - 2011年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和分型,对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病原PCR检测.结果 成都地区2006 -2011年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监测结果,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3.84%、26.49%、1.62%、7.44%.结论 2006-2011年轮状病毒是成都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源,提示有必要长期开展病毒监测,以评估不同病毒引起腹泻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四川省发生的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高变异病毒(VHPV)/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循环事件及其应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ev)的使用和在实现无脊灰目标后期,制定脊灰灭活疫苗(IPV)替代OPV的策略提供补充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个案调查和标本检测、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儿童OPV接种率快速评估、病例所在地及医院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健康儿童粪便标本病毒学监测、OPV应急强化免疫等方法进行综合处置。结果2011—08/2012—02从送检的阿坝县4名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经鉴定为Ⅱ型(PV—Ⅱ),其VP.编码区基因核苷酸序列与Ⅱ型Sabin脊灰疫苗株比较,分别有5、6、8、11个核苷酸变异,变异率分别为0.55%、0.66%、0.89%、1.22%,共享5个突变位点,且高度同源,根据WHO新修订的Ⅱ型VDPV鉴定标准,其中3例标本为VDPV,1例标本为VHPV,表明阿坝县发生了Ⅱ型VHPV/VDPV循环事件。事件发生后,病例所在地及相邻地区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OPV强化免疫等多项应急处置措施,成功阻断了VHPV/VDPV循环传播,没有出现新发VHPV/VDPV病例。结论OPV低免疫覆盖率,是本次VHPV/VDPV循环事件发生的最主原因。为避免VHPV/VDPV循环的出现和传播,在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和提高接种覆盖率的同时,应尽快制定和实施IPV替代OPV方案。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5岁,因"间断腹痛伴发现血小板增高10 d"于2012年11月入院.患儿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主.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流涕,无腹泻、便秘.未见明显黏膜出血倾向.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27.29×109/L,红细胞5.35×1012/L,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1905×109/L,C反应蛋白(CRP)<8 mg/L.给予静点抗感染药物治疗,腹痛稍有缓解,复查血常规无明显改变,其后患儿仍有间断腹痛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我院就诊.患儿第1胎第1产,母孕期体健,无放射性物质及化学毒物接触史.患儿既往体健,智力及体格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无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危急值报告及管理对策。方法:选择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的100名患者,共有150例次危急值报告,对所有危急值报告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及分析。结果:根据所有入组患者的危急值报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分析结果中,血红蛋白异常、血清钾、血清钠异常指标发生比例较高,且以白班报告为主。结论:通过对危急值报告的分析,能够规范进行危急值的管理,可以合理安排和利用护理资源,同时做好危急值的有效处理措施及护理对策,降低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的风险,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有效急救及护理,患儿均康复出院。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有效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体温是确保患儿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