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通过构建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临床症状评价体系以及术前、术后囊肿体积变化,找出可以定量预测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术后预后的评价指标.方法 纳入9例经MRI确诊的透明隔囊肿合并韦尔加腔患者,首先通过术前术后磁共振影像资料,计算患者囊肿缩小率;其次,通过患者临床症状特点,对各项临床症状予评分,建立临床症状评分...  相似文献   
2.
<正>副神经节瘤是发生在副神经节的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少见肿瘤,分布与副神经节分布相当[1]。文献报道[2]中枢神经系统副神经节瘤多起源于颈静脉孔、颈动脉体、迷走神经。颅内原发性副神经节瘤罕见,通常由鼓室球瘤蔓延至颅内,仅见于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视交叉海绵状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表现为视力进行性下降伴视野缺损,行开颅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2例病人病变全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视力视野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术前正确诊断和手术全切除病变是提高病人视力、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脂蛋白(Lp)(a)血清浓度和载脂蛋白(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57例患者和60例对照者的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研究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和与颅内动静脉畸形的相关性。结果总研究组的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约为0.35,0.48,0.17。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9和0.41。两组间血脂水平和Lp(a)按基因型分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TC)外其余血脂水平和Lp(a)浓度两组间无差别,组内进行Lp(a)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Lp(a)浓度与基因型无明显相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TC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研究未能发现Lp(a)血清浓度与Apo(a)基因5’调控区-914G/A多态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亦未发现Lp(a)血清浓度及其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系列-914位点G/A的多态性与颅内动静脉畸的发生具有统计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 纳入 2019 年4 月至2020 年1 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40 例,均经 CT证实为幕上血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40 例患者分为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16 例)和开颅血肿 清除组(24 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血肿量、出血部位、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 表( 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治疗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 症)以及治疗前与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等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40 例患 者中,基底节区血肿32 例,皮质下血肿4 例,丘脑出血4 例。两组间性别、出血部位、年龄、血肿量、术前 GCS 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 开颅血肿清除组 [2(1,3)h 比3(3,4)h;Z=76.5,P< 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颅血肿清除组[100.0 (62.5,137.5)ml 比500.0(300.0,600.0)ml;Z=33.0,P< 0.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血肿 清除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83.84( 75.54, 88.89)%比58.91( 15.27, 84.23)%;Z=21.0, P=0.02]。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组入院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35.0( 30.0, 35.0)比25.0(20.0, 30.0);Z=23.0,P=0.03],出院GCS评分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15.0( 7.0, 15.0)比8.5( 5.0, 12.0);Z=42.0,P=0.0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颅血肿清除组术后肺炎发生患者明显多于神经内 镜血肿清除组(9/24 比1/16,χ2=5.00,P=0.03)。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 面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尝试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初发症状的低级别胶质瘤(LGG)患者行外科治疗的癫痫缓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行手术治疗的以癫痫为初发症状的LG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6个月内的Engel分级分为有效组(Ⅰ~Ⅱ级)和无效组(Ⅲ~Ⅳ级),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患者手术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外科手术,随访结果表明术后6个月内的Engel分级结果为Ⅰ级37例(44.6%)、Ⅱ级29例(34.9%)、Ⅲ级13例(15.7%)、Ⅳ级4例(4.8%).有效组的WHO分级为Ⅰ级、肿瘤位于额叶运动区、术中应用皮层脑电监测(ECoG)监测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效组,术前发作频率≥1次/日的比例显著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发作频率≥1次/日是患者手术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应用ECoG监测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对于以癫痫为初发症状的LGG患者而言,外科治疗的癫痫缓解效果较好,术前癫痫发作频率与术中是否应用ECoG监测这两个因素可影响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治疗10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肿瘤82例,复发肿瘤20例。术后每3个月门诊随访患者的视力、视野,评估垂体-靶腺轴损伤数量以及有无尿崩症,复查头颅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进展。根据术后3个月的头颅MRI结果,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102例患者中,92例(90.2%)肿瘤全切除,10例(9.8%)次全切除;其中原发肿瘤全切除77例,复发肿瘤全切除15例术后5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并行神经内镜经鼻修补术,3例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一例患者死亡或出现昏迷。102例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范围)为12(6~19)个月。至末次随访,96例术前视力、视野受损的患者中,62例视力明显改善,27例稳定,7例恶化;术前视力正常的6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视力短暂下降,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力恢复正常。99例合并尿崩症,其中72例尿崩症持续时间≤3个月,27例持续时间>3个月至末次随访,73例术前存在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的患者,垂体-靶腺轴功能均无改善;29例术前垂体-靶腺轴功能正常的患者中,22例出现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102例患者随访期间复查头颅MRI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采用神经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可更充分地观察肿瘤与视神经、垂体柄及下丘脑等结构的界限,为术者提供更清晰的术野,肿瘤全切除率较高,部分患者术后视力、视野改善,但术后尿崩症和垂体-靶腺轴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