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1.
目的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临床有效营养治疗方式及护理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3-01—2015-03收治7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n=39)与B组(n=38)。A组采取术后早期生态营养治疗,B组喂养方法与A组相同但不喂养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比较2组营养治疗后S-IgA水平与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A组营养治疗1周、2周、3周、4周的S-IgA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拒食、腹泻、腹胀、胃内容物反流、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予以生态营养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利于维持胃肠道菌群平衡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减少肠道功能紊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层级管理加模块化教学提高监护室护士困难情景沟通和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筛选绍兴第二医院170例监护室护士,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观察组护士实施层级管理加模块化教学培训,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培训。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应急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评分和五项应急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加模块化教学可以显著提高监护室护士困难情景沟通和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3.
4.
抗DM53自身抗体的识别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以兔胸腺的盐水提取物(RTE)为抗原,在DM患者血清中检测到与RTE中53kD蛋白多肽反应的一种自身抗体,暂命名为抗DM53。通过对365例各种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检测,观察到抗DM53主要见于PM/DM组,阳性率为18.9%,对PM/DM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P<0.001)。  相似文献   
5.
<正> 免疫遗传学(immunogenetics)作为基础免疫学的一个主要领域,研究机体免疫应答的遗传基础及其基因调控。主要涉及三个基因系统:免疫球蛋白(Ig)基因系统、T细胞抗原受体(TCR)基因系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体(MHC)。这三个基因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以数量极大的基因产物赋于机体具有适应多变内外环境的巨大潜力。所不同的是,Ig  相似文献   
6.
马君芳  吕全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4,(25):162-164,177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4个神经外科病区,随机抽取50例患者及100名护士参与调查,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及2010年《神经外科危重昏迷患者肠内营养专家共识》自制调查报告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集中调查营养支持治疗开展情况,护理人员对营养支持的认知、护理水平,并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状况±、营养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得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50例患者均参与了营养支持治疗,其中早期全肠内营养患者19例(38%),全肠外营养患者20例(40%),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患者11例(22%);3个(75%)神经外科病区对营养支持期间护理实施细则有明确规定,4个(100%)病区进行血糖监测,住院期间患者出现营养并发症7例;护理人员对营养支持认知总得分为(62.70±17.29)分,护理水平总得分为(83.71±11.07)分。结论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已得到重视和认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水平较高,但认知水平仍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