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治疗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02—2020-03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51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治疗,对照组2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抑郁量表(BDI)、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HAMD、SDS、BDI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AMD、SDS、BDI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11.4±5.3)分、SDS(42.1±6.5)分、BDI(10.7±3.9)分及MBI(75.15±12.91)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是年轻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因素。STBI已被认为是目前国际尚未解决的严重世界卫生疾病问题之一。而意识障碍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因此帮助STBI患者意识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STBI后意识障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基于神经调控机制的促醒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哪一种治疗方法取得令人信服的询证支持。本文对STBI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卒中后病程1~6个月的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A组15例(常规治疗+tDCS)、B组15例(常规治疗+MNST)和C组14例(常规治疗+tDCS+MNST),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诱发电位N20(潜伏期、波幅)对3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MA-UE、ARAT、MBI评分及N20(潜伏期、波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C组FMA-UE、ARAT、MBI及N20(潜伏期、波幅)等指标均显著优于A、B组(均P0.05),而A、B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结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可改善早期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波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吞咽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61例,32例为实验组,29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增加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DCS,实验组先给予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阳极t DCS,然后给予患侧咽部运动皮质阳极t DCS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痰液微生物检验结果、胸部影像学检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诊断和影像诊断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都低于同组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痰液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菌种检出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DCS结合吞咽治疗可明显降低S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痉挛肌群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加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 w对两组进行改良Ashworth评级(MAS)、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Berg平衡量表(BBS)、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生理消耗指数(PCI)评分。结果治疗后4 w,两组MAS、FMA、10 m MWS、BBS、IEMG、PC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可改善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能力,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