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俊  饶永彩   《四川医学》2019,40(4):372-378
目的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Hit lymphoma,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 B-LBL患者的样本的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90%(36/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近一半病例(48%,19/40)缺乏表面轻链。45%(18/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40%(16/40) CD19表达呈弱阳性,43%(17/40) 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40)显示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在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除Dim CD45和BCL2阳性发生率达有差异外(BCL2+/MYC+组Dim CD45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 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而其它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其它表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B-LBL相比,B-LBL的CD45和CD20低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X2=20.78、20.83,); 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在D/THL发生率稍多(28%D/THL vs. 10%B-LB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1)。B-LBL的Td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THL(X2=30.74,)。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了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BCL2+MYC+对BCL6+/MYC+,P=0.08; 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 BCL6+/MYC+对BCL2+/BCL6+/MYC+,P=1.0); Dim CD45和Bcl2阳性预示着与较低的总体生存率(X12=L11.2,10.4,P=0.01,0.015)。结论 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有助于D/THL鉴别诊断。对流式免疫表型与疾病结局的生存分析结果,将有利于临床对D/THL整体预后进行危险分层管理,以便能针对特定病人及时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确立二次或三次打击淋巴瘤(Double/Triple- Hit lymphoma,D/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B-LBL)在免疫表型上的差异,并探讨流式免疫表型特征与D/THL生存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对40例D/THL患者和25 B-LBL患者的样本的免疫表型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将流式免疫表型结果与基因亚型以及总体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90%(36 / 40)的D/THL病例CD10表达呈阳性,近一半病例(48%,19 / 40)缺乏表面轻链。45%(18 / 40)的病例CD45表达呈弱阳性, 40%(16 /40)CD19表达呈弱阳性, 43%(17 / 40)CD20表达呈弱阳性。28%(11 / 40)显示伴随CD19和CD20的弱表达,38%(15 / 40)的CD19和CD20表达呈差异化表达(variable expression)。在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除Dim CD45和 BCL2阳性发生率达有差异外(BCL2+/MYC+组Dim CD45发生率明显低于BCL2+/BCL6+/MYC+组(p=0.03);BCL2+/MYC+组中bcl2阳性率为96%,而其它基因亚型组阳性率均为0%),其它表型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B-LBL相比,B-LBL的CD45和CD20低表达发生率明显高于D / THL(c2 = 20.78、20.83,);CD19和CD20同时弱表达在D / THL发生率稍多(28%D/ THL vs. 10% B-LB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 = 2.31)。B-LBL的TdT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D / THL(cc2= 30.74,)。对30例已经死亡患者进行了生存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总体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BCL2+ MYC+对BCL6+/MYC+,P=0.08;BCL2+MYC+对BCL2+/BCL6+/MYC+,P=0.13;BCL6+/MYC+对BCL2+/BCL6+/MYC+,P=1.0);Dim CD45和Bcl2阳性预示着与较低的总体生存率(P = 0.01,0.015)相关。 结论D / THL流式免疫表型特征研究有助于D / THL鉴别诊断。对流式免疫表型与疾病结局的生存分析结果,将有利于临床对D/THL整体预后进行危险分层管理,以便能针对特定病人及时采取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ysmex XN-9000血液分析仪(简称"XN-9000")前体白细胞通道(WPC)检测外周血触发WBC报警的可靠性。方法采用与手工血涂片白细胞形态镜检结果比对的方法,复核520例分别经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简称"XE-2100")和XN-9000检测触发WBC报警的标本,按报警种类统计判读结果。结果 XN-9000 WPC通道的Blast(原始细胞)报警比XE-2100特异性高(χ~2=6.98,P0.05),XN9000将假阳性率从XN2100的64%降低至36%(χ~2=6.18,P0.05)。XN-9000 WPC的Blast/Abn Lympho(原始/异常淋巴细胞)综合有效率90.4%、94.4%,高于XE2100的72.2%和80.1%(χ~2分别为5.6、6.33,P均0.05)。在WPC通道自动复测模式下,在所有被检标本(体验健康者和患者,包括新生儿)中,WPC通道Blast/Abn Lympho(原始/异常淋巴)报警的特异性和总有效率高于WDF(χ~2=6.15、4.14、6.02、4.88,P0.05),降低了WDF通道误报率;XN-9000(WDF/WPC)总报警复片率低于XE-2100(χ~2=4.33,P0.05);而XN-9000(WDF/WPC)Blast/Abn Lympho(原始/异常淋巴)报警的复片率为32%(84/260),低于XE-2100的41%(107/260)(χ~2=4.38,P0.05)。结论XN-9000 WPC通道相较于XE-2100,提高了Blast/Abn Lympho(原始/异常淋巴)报警的综合有效性,降低了误报率和复片率,提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洪俊  饶永彩 《职业与健康》2010,26(3):276-278
目的对Roche Cobus E601(E601)和Abott Architecti 2000(i20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咐测定(ELISA)法的HBV标志物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3种方法对4个批次(188、215、178、180份)共761份样本的4种HBV血清标志物---HBV表面抗原(HBsAg)、HBV表面抗原抗体(HBsAb)、HBVe抗原(HBeAg)、HBVe抗原抗体(HBeAb)进行平行检测。对于3种方法中HBeAg和HBsAg测定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仪进行复查。结果3种方法中HBsAg的符合率最高(98.94%),其次是HBeAg(94.94%)、HBsAb(90.70%)和HBeAb(83.3%)。i2000能对HBsAg和HBsAb进行定量分析,E601只能对HBsAb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2000和E601的HBsAb定量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4种标志物测定结果中E601和i2000间的符合率都明显高于ELISA和E601(或i2000):且无论是E601还是i2000其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E601的HBeAb测定结果的阳性率在3种方法中最高(61.67%)。结论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HBsAg和HBsAb定量对于评估HBV疫苗接种效果与HBV复制水平有着传统ELISA方法无法比拟的作用。自动免疫分析的重复性和敏感性要好于传统ELISA。E601的HBeAb测定敏感性过高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法,评价流式细胞术髓过氧化酶检测(fMPO)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预测和诊断价值,并确定其在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最佳临界值(Cut-off)。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血液科门诊及住院急性白血病(ALS)患者198例,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AML)1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54例和急性未分类白血病2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酶细胞化学技术对MPO进行测定,以细胞化学法MPO(CMPO)≥3%和/或≥两种泛髓细胞标准物表达作为鉴别诊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金标准。并用SSPS软件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并将其与fMPO临界值为3%和10%时的诊断效能指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进行初步对比。结果AML组和急性未分类白血病组fMPO水平显著高于ALL组(U=40,41;P均<0.05)。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67,标准误0.04,95%置信区间为0.85~1.0,依据Youden指数最大原则,确定fMPO最佳临界值为5.5%,此时灵敏度为98 .7%,特异度为92 .1%,其特异度明显高于fMPO为3%时的22.2%和10%时的70%(χ2=11.23,8.11;P均<0.05),而灵敏度3%时的98.6%和10%时的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0.61;P均>0.05)。结论fMPO临界值5.5%作为急性白血病分类的诊断界值比较合适,可以提高临床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四种不同样本保存方法用于强直性脊椎炎(AS)患者流式细胞术测定B27表达情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探讨一种更好的流式细胞术B27样本保存方式的可能性.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9年10月-2012年11月间门诊及住院AS 155例患者外周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样本分别按照不同的保存方式分为室温保存全血细胞(RTWB)、冻存单个核细胞(FMNC)、冻存去红细胞的白细胞(FWBC)、冻存血小板(FPLT)、新鲜全血样本(IWB)和新鲜血小板(IPLT);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上述几种方法保存的样本HLA-B27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分别计算出上述不同样本保存方法用于AS诊断的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以评估不同样本保存方法对AS临床诊断价值的影响.结果 FMNC,FWBC,FPLT与IWB和IPLT用于AS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别均为87.1%,88.5%,11.5%,12.9%,86%和89.4%,诊断效能指标完全一致;而RTWB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4%和80.8%,明显低于新鲜标本(χ^2=11.23,8.11,P<0.05),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9.2%和22.6%,高于新鲜标本(χ^2=10.53,7.85,P<0.05).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一定方式冻存的外周血样在流式细胞术HLA-B27测定用于AS病的诊断中能够达到与新鲜样本一样的诊断效能,FPLT样本进行FCM B27测定结果可靠且操作简单、高效,更适合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纯化的鼠脑灭活疫苗免疫儿童,1~3岁儿童每次0.5ml,较大儿童每次1.0ml。免疫前血清中和抗体均为阴性。将免疫后血清分为3组。第Ⅰ组20名2~5岁儿童于免疫2针后1~3个月采血。第Ⅱ组12名1~8岁儿童于前一年已接种2针疫苗,然后对此12名儿童加强注射1针后1~3个月采血为第Ⅲ组血清。用快速灶减少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水平,以50%灶减少单位计算中和抗体滴度,中和试验用的9株病毒株为:中山、JaGAr01、Mie44-1、JaOH0566、E-50、57-47、北京Chiang Mai和P-19Br株。  相似文献   
8.
洪俊  饶永彩 《职业与健康》2012,28(6):693-695
目的对流式细胞仪(FCM)B27/B7双标法用于强直性脊椎炎(AS)患者B27基因表达情况的测定进行评估;探讨B27平均荧光强度用于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鉴别诊断的可能性。方法采用FCM双标法、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CDC)及引物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SSP-PCR),对76例正常人、57例原发AS和106例继发脊椎炎患者进行B27测定。结果 CDC、SSP-PCR和FCM双标法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6.3%和78.5%、88.4%及86.3%、86.8%和88.85%。原发性AS及继发性脊椎炎患者B27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CM HLA-B27/B7双标法是一种快捷、简便、高效的HLA-B27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枸橼酸钠、EDTA及CTAD三种抗凝剂在押制血小板体外激活的作用以覆探讨ADVIA 120血球分析仪MPC参数用于观察血小板激活的作用。方法采用ADVIA 120血球分析仪MPC参数与流式血小板CD62P检测,观察枸橼酸钠、EDTA及CTAD三种抗凝剂抗凝的86名体检者静脉血样中血小板对凝血酶的诱导激活以及自发激活作用。结果加入凝血酶后。用CTAD抗凝的全血血小板CD62表达率及MPC无显著性改变,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血均出现明显改变。时分离自CTAD抗凝血的血小板进行凝血酶激活实验,结果发现血小板能够被激活,表明CTAD抗凝血的血小板具有生物学功能。此外,分离自EDTA抗凝全血的血小板的活化标志CD62表达率在加凝血酶前明显高于CTAD抗凝全血的血小板.说明CTAD能够保护血小板免于由于血小板分离操作所致的物理激活。血小板自发激活实验中CTAD能够在体外〈Bh抑制血小板自发激活,而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血只能保证1~2h内无血小板自发澈活。ADVIA 120 MPC值的变化与流式血小板活化标志CD62检测结果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结论CTAD抗凝剂在能够保证血小板活性的情况下抑制血小板体外生物和物理激活,是一种易于在临床推扩的用于血小板分析的抗凝剂。ADVIA 120的MPC参数检测可以用于血小板活化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表型检测(FCI)在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多色FCI分析法和形态学观察法对109例CMML患者和39例随访患者的骨髓标本的免疫表型和形态学进行检测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FCI测得骨髓单核细胞百分比为15%。与形态学分出的单核细胞百分比相关(r=0.35,P=0.000 3)。96%患者单核细胞FCI发生改变;FCI观察到的CMML粒细胞生成障碍为91.7%明显高于形态学方法测得的82.6%(χ~2=4.10,P0.05)。CMML患者FCI CD34+细胞测定结果为中位数0.7%(范围0.15%~11.60%),但其免疫表型改变非常显著改变个数的中位数为7(范围1~11个)。91%患者出现1阶段原始血细胞缺失或明显减少。39例随访患者中35例使用低甲基化剂(HMA)治疗和4例等待治疗患者的骨髓样品CD34+原始细胞均被检测到持续的免疫表型改变,对HMA治疗有应答的13例患者单核细胞CD14表达均正常;而40.9%(9/22)HMA治疗无应答者单核细胞CD14表达发生改变(P=0.030),4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免疫表型于移植后均正常。结论 CMML患者的CD34+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表现出多种FCI异常,FCI能够将恶性增生从反应性单核细胞增多中区分出来,同时也可用于监测CMML患者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