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针刺拮抗肌群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针刺主动肌配合推拿与针刺拮抗肌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Bfurlnstrom分期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两组前后及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针刺主动肌配合推拿与针刺拮抗肌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均有一定疗效,但二者相比,针刺拮抗肌疗效配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及时预防与处理ADR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报告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告206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共涉及28个品种,男性88例,女性118例,年龄>60岁患者最多(62.62%);ADR排名前3的注射剂分别是华蟾素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率最高;用药30 min内即发生的ADR最多(23.79%),中药及2种以上中药联用致ADR占35.44%,ADR临床表现以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35.83%)。结论 中药注射剂ADR的发生可能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相关。沟通、反馈药品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临床医生重视药品ADR,确保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丁苯酞脑缺血治疗作用的相关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苯酞是治疗脑缺血等脑部疾病的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大量实验证实丁苯酞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缩小大鼠局部脑缺血的梗塞面积、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及抗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本文就丁苯酞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等面进行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那格列奈是一种口服非磺脲类短效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是临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物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其降糖作用机制还包括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释放、抑制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和胃促生长素活性。那格列奈的晶型、结构改造以及剂型变化对其药效学和药动学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单独用药还是与其他降糖药物及心血管药物联用,那格列奈均可发挥稳定的临床疗效,且可与其他药物发挥协同作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洋川芎内酯I(SEI)对偏头痛大鼠皮层扩展性抑制(CSD)电位及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起效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EI高、中、低剂量组,盐酸氟桂利嗪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蘸有1 mol·L-1氯化钾(KCl)的棉球诱导CSD,并在大鼠顶叶局部放置电极记录偏头痛大鼠在给药前后CSD的波幅以及频率变化,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浆中NO和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 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给予KCl后3 min左右诱导出现CSD,表现为双向电位,与模型组比较,SEI中、低剂量组电位幅度虽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EI高剂量组及盐酸氟桂利嗪组可明显抑制CSD的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模型组血浆中的NO、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而SEI高剂量组的NO、CGRP及中、低剂量组的CGRP含量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 SEI对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的NO及CGRP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地分析临床各种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找出规律并科学地预测需求量,为预测合理的库存血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对上海某三甲综合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临床红细胞和血浆使用情况以及输血人数进行了分析,并使用专家建模器建立模型。结果:残差均为白噪声序列(P0.05),模型提取了原序列中所有数据信息,模型诊断通过。与实际值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基本在8%以内,且预测值均在95%可信区间内,预测模型精度较高,预测效果良好。结论:建立更加适合临床用血的时间序列模型,可克服经验性用血的不足,制定更科学的血液库存计划,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自动微柱凝胶法用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初筛的结果及假阳性标本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全自动微柱凝胶法对1 205例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初筛,阳性结果标本采用试管法进行IgG/C3d分型。结果:在1 205例标本中检出阳性180例(阳性率14.9%),凝集强度分布为:++++6例、+++23例、++41例、+95例、+/-15例。18例初筛阳性标本试管法分型结果为阴性,所有后续试管法阴性均来自于弱阳性患者,多见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结论:全自动微柱凝胶法用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初筛具有操作标准化、结果清晰可保存、敏感性高的优点,小部分假阳性可通过严格标本前处理质控等操作,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相容性研究中未知提取物和浸出物的结构鉴定需求,利用电喷雾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分辨率优势,对24个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质谱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各碎片离子的结构形态及裂解途径进行解析。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法进行定性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Proshell 120EC-C18色谱柱(100 mm×4.6 mm, 2.7μm);流动相A为0.1%乙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流动相C为乙腈;梯度洗脱。ESI正电离模式;喷雾电压3 500 V;鞘气流速7 L·min-1,辅助气流速12 L·min-1;离子传输管温度325℃;离子源温度320℃;采用一级全扫描和二级子离子扫描的数据采集模式。设置扫描分辨率120 000,全质量扫描范围m/z 50~1 000。结果:24个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一级质谱响应良好,[M+H]+离子显著可见;二级碎片离子在高、中、低质荷比分布均匀,显示有强的m/z 149的特征峰,并不同程度伴生m/z 167、121、111、93等特征离子。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