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管腔直径≥50%)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0例患者64SCTCA的完整资料,依据AHA15段分段法,对有效节段进行评价,并以近期实施的选择性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了解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所有病例可用于评估的1360节段冠状动脉中,共显示病变284节段,其中272节段得到CAG证实,18节段64SCTCA显示中度狭窄而CAG显示仅为轻度狭窄,6节段64SCTCA显示正常或轻度狭窄而CAG显示中度狭窄,23节段重和中度狭窄的评估两者结果不一致,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狭窄的敏感性为95.77%、特异性99.07%、准确度为98.68%。结论:64SCTCA是一种安全可靠且准确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进行CAG检查前的有效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MSCTA图像资料与临床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全麻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证实的急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对其CTA资料进行分析,采用(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VE)等方法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脑动脉树,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动脉瘤与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入路。将上述指标同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其一致性。结果手术证实31处动脉瘤,CTA检出30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100%.另外.CTA检出的动脉瘤内血栓9例(9/9),穿支血管6例(6/8).术前CTA清晰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MSCTA对前交通动脉瘤显示率高,与临床手术对比一致性好,在短时间内(10分钟内)即能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指向、轮廓、动脉瘤与载动脉血管的关系及动脉瘤径的宽度,无创、安全、快速、可靠性高,故可作为颅内动脉瘸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及独立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腔静脉滤器植入防治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条家犬分为实验组15条,空白对照组5条.实验组分别于滤器植入术前、术后用16层CT行肺动脉与深静脉联合造影.术前观察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解剖位置.术后经股静脉插管植入滤器并注入血栓,观察下腔静脉及远端静脉内血栓显影情况及滤器植入位置和肺动脉显影.对照组不放滤器,同法注射血栓,CT扫描观察肺栓塞情况.结果:15例犬模型术前检查腔静脉及下肢深静脉显影良好.下腔静脉血栓CT值为(77±5.7)HU, 肺动脉CT值为(330±9.3)HU,深静脉CT值为(172±8.5)HU,血栓与深静脉CT值具有显著性差异(t=56.04,P<0.001).对照组均发生肺栓塞.结论:16层螺旋CT肺动脉联合深静脉扫描对介入手术入路选择及滤器正确放置能提供指导作用,并在术后监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鞍旁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好发部位,术前如不能明确诊断,手术时极易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作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旁海绵状血管瘤9 例,对其MR平扫及增强图像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应用直接穿刺型猪尾巴导管组引流腹腔脓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术后继发腹腔脓肿的患者行CT引导下直接穿刺型猪尾巴导管组置管引流。结果 7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共放置引流管9根。2例因脓肿位置较深,置管路径邻近脾脏、胰腺和结肠等重要器官,于应用套管针、导丝、逐步扩张器后,再置下猪尾巴导管引流;余5例应用直接穿刺型猪尾巴导管组引流。1例结肠癌术后瘘口较大,引流3 d后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余6例引流时间为5~14d,平均9 d,体温在2 d内恢复正常,均治愈出院。结论 CT引导下应用直接穿刺型猪尾巴导管组引流术后继发腹腔脓肿安全、微创、精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鞍旁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好发部位,术前如不能明确诊断,手术时极易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作者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旁海绵状血管瘤9例,对其MR平扫及增强图像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将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MSCTA图像资料与临床手术中所见进行对照,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症状,经全麻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证实的急性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A检查,对其CTA资料进行分析,采用(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VE)等方法 进行图像重组,多角度显示脑动脉树,观察前交通动脉瘤的形状,大小,瘤颈,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周边血管及骨质的关系,并在CT工作站上模拟手术入路.将上述指标同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观察其一致性.结果 手术证实31处动脉瘤,CTA检出30处,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100%,另外,CTA检出的动脉瘤内血栓9例(9/9),穿支血管6例(6/8),术前CTA清晰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颅骨的空间关系,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结论 MSCTA对前交通动脉瘤显示率高,与临床手术对比一致性好,在短时间内(10分钟内)即能明确动脉瘤的位置、形态、指向、轮廓、动脉瘤与载动脉血管的关系及动脉瘤径的宽度,无创、安全、快速、可靠性高,故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首选的筛检方法 及独立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