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是一种苯芘呋喃类衍化物,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笔者收集心血管内科因胺碘酮引发静脉炎的42例患者资料,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TMP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增效作用,确定二者之间最佳配伍比例。方法从临床病人体内分离的病原菌按棋盘法设计测定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TMP单独试验及其联合试验时MIC,并以各药FIC判断各药与TMP联合作用效应。结果选择的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与TMP配伍大多产生协同作用,少数呈相加作用。使各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增强1—4倍,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与TMP配伍的最佳比例因药物和受试菌的种类不同而异。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与TMP联合应用能起协同作用,但TMP对不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增效作用不完全相同,二者配伍也不一。  相似文献   
4.
感染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项昌富 《右江医学》2003,31(2):157-158
我国冠心病 (CHD)的发病率正日趋增加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因素是CHD的易患因素已为众多学者所公认。CHD发生与发展的新的危险因素研究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 ,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已有了较大进展 ,但其病因学研究仍进展缓慢。著名的弗乃明翰研究证实 ,吸烟、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并在随后冠心病的防治中起到了有益的作用。然而诸危险因素尚不能完全解释冠心病的成因及其严重性。因此 ,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新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引人注目。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近年来受到关注。大量临…  相似文献   
5.
急性腹痛与腹外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昌富 《右江医学》2002,30(1):52-53
急性腹痛是急诊中最常见症状之一 ,其诊断、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与病人预后有关。据杨秀慧报道急性腹痛误诊率高达 4 .2 % ( 1) ,为了提高急性腹痛的确诊率 ,除考虑腹腔脏器疾病所致者外 ,还应重视腹外病变所致 ,对此作一综述。1.急性心肌梗塞据资料统计 ,约 8%的急性心梗患者 ,早期可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剧痛 ,并伴有恶心、呕吐、腹肌紧张和腹部压痛 ,常易误诊。李卓等( 2 ) 报道 1例 ,男性 ,5 8岁 ,生气后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 2 4小时就诊。发病前无饮食不当 ,曾在当地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抗炎、解痉治疗 ,2 4小时后病情不见…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是近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临床学科,它反映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医学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来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之处,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传统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根据护生的不同认知风格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一般的教学风格往往只能与课堂内一部分护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而与其他的失配.教师经常采用这种风格进行教学,就可能导致护生两极分化: 一部分护生能较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从而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护生"; 另一部分护生不能与教师的教学相匹配,往往竭尽全力,却仍以学习成绩不佳而被教师视为"差生"[1].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安全医疗认知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开展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对医务人员问卷调查,以自填调查表方式收集资料。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为96.59%。59.6%的调查对象认为医院在安全医疗控制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42.7%的调查对象不是很清楚纠纷/警讯报告机制,特别是初级职称者;发生差错对员工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很大,超过3项影响者占70.3%;有16.5%的调查对象从未接受过医疗纠纷培训,特别是初级职称者。结论:医院应探索有效质量管理,加强培训,减缓医护人员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消除药物从申领到使用过程的用药缺陷。方法:将过程FMEA用于血管活性药物给药过程分析,确定FMEA实施步骤、可能故障模式、发生故障原因和故障可能造成的后果,建立调分析模型,确定重点改进策略。结果:通过对给药过程的改进,静脉炎发生率从4.5%降到2.21%,药物贮存缺陷率从9.1%降到3.4%,给药缺陷从年41例降到32例,提高了血管活性药物用药安全性。结论:FMEA通过致命度和风险评估,将用药缺陷的重要度加以量化,从而指明了给药改善的优先顺序,使用药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昌富  陈干明 《急诊医学》1999,8(4):288-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