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在梨状肌综合征(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P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检查,比较2组双侧坐骨神经及梨状肌厚度,并统计超声诊断结果 (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及漏诊率)。结果:观察组双侧坐骨神经厚度及梨状肌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超声对PS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9.89%(80/89)、88.89%(40/45)、90.91%(40/44)、9.09%(4/44)、11.11%(5/45)。结论:超声对PS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误诊、漏诊率低,可有效显示双侧坐骨神经及梨状肌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在腹部急诊外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超声造影在外伤急诊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情况,以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腹部急诊外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实用性。结果超声造影对于急诊腹部脏器损伤诊断率为100.00%。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于腹部急诊外伤的诊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导致肝损害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SLE肝损害患者3例,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报道资料,分析其CT表现特点及相关病理基础.结果:3例中,2例CT扫描均发现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该低密度灶形态呈楔形或裂隙样改变,主要分布于肝外周包膜下区域;1例仅见单发类似低密度病灶.上述低密度灶三期增强均未见明显强化.3例患者中,腹部其他异常发现还包括:胆囊肿大、囊壁弥漫增厚3例;脾脏裂隙及条片样低密度灶2例;大量腹水1例;小肠弥漫性壁增厚、水肿1例;两肾多发小灶性强化减低区1例.3例中,2例在临床确诊SLE并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后,短期CT复查发现腹部上述异常表现明显好转.结论:本组SLE所致肝损害的CT表现与肝内其他常见病变不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SLE并发的这一少见的肝脏病变的CT表现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microRNA-618(miR-618)表达与原发性肝癌(PH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5例PHC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miR-618表达与PH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患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及平均疾病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期(MST),分析miR-618表达与PHC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0.72±0.21)比健康组(1.03±0.43)低(P <0.05);病例组治疗后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0.83±0.19)比治疗前(0.72±0.21)高(P <0.05);病例组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Child-pugh分级、是否伴有肝硬化及是否有癌栓患者的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表达组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比高表达组低(P <0.05),AFP-L3、AFP、GPC3、GP73水平比高表达组高(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618 m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清AFP-L3水平(r =-0.453)、AFP水平(r =-0.568)、GPC3水平(r =-0.412)、GP73水平(r =-0.612)呈负相关(P <0.05);低表达组TTP(13.97±1.76)个月、MST(21.98±3.06)个月比高表达组TTP(25.13±2.25)个月、MST(34.06±4.19)个月低(P <0.05)。结论 miR-618在PHC中表达下调,其表达与治疗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相关,可能成为PHC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