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邓曼丽  韩燕敏 《护理研究》2009,(12):3318-3319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对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60例我院庥醉恢复室内发生寒战的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D组给予10mg盐酸哌替啶加生理盐水至10mL,N组给予10mg盐酸萘福泮加生理盐水至10mL,S组给予10mL生理盐水,观察用药5min后生命体征及寒战转归情况。[结果]D组与N组给药后寒战转归情况明显高于S组,N组用药后寒战完全终止,D组用药后寒战减轻但并未完全消失,其中N组有1例用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现象,D组有1例出现严重嗜睡现象。[结论]哌替啶与萘福泮对处理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均有显著效果,萘福泮治疗效果优于哌替啶。但萘福泮可能会致病人轻微的恶心、呕吐,哌替啶会使病人出现嗜睡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5S管理法规范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制度和措施。方法通过应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项管理法,加强麻醉恢复室及附属区域感染控制管理。结果空气培养含尘浓度自2009年的4211.3粒/L下降至2013年的2600.4粒/L,麻醉恢复室空气培养非致病菌落浓度从2009年2个/20 cm2下降至2013年0个/20 cm2,自使用5S管理法以来,入恢复室患者无一例出现交叉感染,并建立了规范的感染管理制度,空气检测结果取得明显进步。结论5S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感染控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麻醉恢复后患儿运送途中防止输液管路滑脱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患儿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定主题,对麻醉恢复后运送途中维持输液的患儿进行调查,分析造成输液管路滑脱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2013年3—10月患儿输液管路滑脱事件发生率较2012年明显下降,且患儿输液管路滑脱率下降100%。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圈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患儿运送途中输液管路滑脱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培养了护士团结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圆锥角膜患眼行角膜胶原交联术(CXL)后1年的治疗效果及术后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适配参数的改变。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自2018年5至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门诊接受快速CXL的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41例(53只眼),其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20.46±4.15)岁。...  相似文献   
6.
7.
韩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36-4337
目的:分析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与传统助产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近2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00例。观察组给予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照组给予传统助产模式,对比分析2组产妇分娩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SDS评分(34.88±3.44)分、SAS评分(27.45±1.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SDS评分(53.45±4.22),SAS评分(58.22±2.18);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48.30±80.70)mL,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402.30±145.60)mL;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0.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一对一责任制助产,产妇心理状态、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优于传统助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邓曼丽  韩燕敏 《护理研究》2009,23(36):3318-3319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对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60例我院麻醉恢复室内发生寒战的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D组给予10 mg盐酸哌替啶加生理盐水至10 mL,N组给予10 mg盐酸萘福泮加生理盐水至10 mL,S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观察用药5 min后生命体征及寒战转归情况.[结果]D组与N组给药后寒战转归情况明显高于S组,N组用药后寒战完全终止,D组用药后寒战减轻但并未完全消失,其中N组有1例用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现象,D组有1例出现严重嗜睡现象.[结论]哌替啶与萘福泮对处理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均有显著效果,萘福泮治疗效果优于哌替啶.但萘福泮可能会致病人轻微的恶心、呕吐,哌替啶会使病人出现嗜睡现象.  相似文献   
9.
角膜塑形镜塑形后眼客观视觉质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前后眼客观视觉质量变化.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设计.选取2013年1至6月在青岛眼科医院行角膜塑形镜矫治的近视眼儿童患者25例(48只眼),采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测量矫治前、矫治1周、1个月及3个月客观视觉质量参数,包括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MTF)截止频率、客观对比度视力、客观泪膜质量变化;并采用角膜地形图检测角膜散光及e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组内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行LSD校正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矫治前及矫治1周、1个月、3个月球镜度数分别为(-3.65 ±1.75)、(-0.30 ±0.64)、(-0.08 ±0.20)、(-0.05±0.22)D,柱镜度数分别为(-0.39±0.39)、(-0.65±0.57)、(-0.79±0.56)、(-0.81±0.53)D,UCVA分别为3.97±0.51、4.95±0.12、5.00±0.06、5.00±0.05,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9,6.1,74.4;P<0.05).角膜地形图指标e值矫治前后分别为0.37±0.24、-0.23±0.42、-0.29±0.39、-0.30±0.37,矫治后e值变为负数,且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P<0.01).3 mm范围角膜散光度数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P≥0.05).MTF截止频率分别为(36.6±12.0)、(34.2±8.9)、(27.9±12.6)、(27.7±11.6)周/度,矫治后MTF截止频率下降,1个月、3个月时与矫治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OSI为0.59±0.47、0.99±0.66、1.47±1.17、1.49±1.03,矫治后OSI上升,与矫治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100%、20%及9%对比度视力矫治后虽有轻微下降,但与矫治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1.58,2.19;P≥0.05).客观泪膜质量OSI均值1.27±1.12、2.09±1.67、2.07±1.12、2.10±1.33,矫治后上升,与矫治前有统计学差异(F=3.13,P<0.05).结论 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内,柱镜度数增大,角膜中心散光度数不变;e值变负,OSI上升,MTF截止频率及客观泪膜质量下降;该变化在矫治1个月内随矫治时间延长而明显,1个月后较稳定.经短期角膜塑形治疗,在塑形效果显现的同时亦可引起眼屈光系统光学质量下降,但下降程度轻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