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胸壁皮肤损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胸壁皮肤出现放射性损伤极为常见 ,损伤形成后不仅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而且经久不愈 ,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3月 ,我们应用金因肽喷射和涂抹湿润烧伤膏暴露疗法预防和治疗 82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损伤患者 ,并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 ,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我科住院并接受X线、电子线照射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其中男 2例 ,女 80例。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4岁。1 2 照射方法与剂量 乳腺癌作乳腺单纯切除术后或根治术后作放疗时需作胸…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对压疮(pressure ulcer,PU)大鼠创面愈合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LBP组。采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制备PU大鼠模型并给予LBP干预2周。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第1天、3天、7天和14天创面的治愈率。创面组织取材进行HE染色病理检测。采用ELISA进行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检测。Wnt1、β-catenin和GSK-3β的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方法和蛋白印迹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在第3天、7天和14天时,LBP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表明LBP可以减轻组织炎性浸润增加毛细血管数量。LBP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可以明显提高血清SOD和VEGF表达水平,降低MD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LBP治疗后PU大鼠创面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在PU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发挥了抗氧化和抗炎的特性,同时通过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达到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孕不良是影响已婚夫妇生活质量的1个主要问题,其中男性的原因占30%左右[1].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很多,而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本文对224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及基因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5.
7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于1997年开展ADR监测报告工作。至2002年底间共收集ADR报告71份,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8~82a,60a以上者29例;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肯定43例,很可能20例,可能8例;ADR分型为B型的有47例,其余24例为A型,A型:B型=24:47。71份ADR报告涉及药物10余类,41个品种,其中口服药品15种,注射药品26种,抗感染药物报告例次为最多,占总数的59.15%,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心血管药物、解热镇痛药等,见表1。抗感染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出现频度最高,共涉及5种药物,26例报告。所报告的不良反应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36.6%,过敏性休克占29.6%,…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师生互动的学习状态,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总结出几种健美操的趣味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二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建筑布局、设备设施、清洗、消毒灭菌及管理现状。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104家新疆二级以上各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4家医院CSSD中,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医院有50家,手术器械和口腔科器械交供应室管理的医院分别有47家和19家,建筑位置为独立平房的医院有51家,分区明确,各区域之间设缓冲区的医院分别有65家和62家,有82家医院的CSSD洁污不交叉不逆流,有56家医院CSSD配全自动清洗机,有34家医院CSSD使用绷带或线绳打包。结论:新疆二级以上部分医院存在分散式管理,建筑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清洗、消毒灭菌不合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率高达85%,且致残率较高,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末梢神经受损而引起。其中以自主神经损害及感觉运动障碍最为常见,感觉异常包括对称性的麻木感、蚁行感、疼痛、袜套感,严重时甚至出现溃疡、坏疽。若病变损伤运动神经,则会出现肌力减退,晚期可能表现为肌萎缩。[1]DPN变作为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式,近年来,中医通过内治法、外治法及运动疗法等多种疗法对其进行研究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参考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43例假膜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包括睑结膜假膜去除冲洗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隔离护理等护理措施,4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认为对于假膜性结膜炎患者合理的护理与指导能有效控制感染,使临床症状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指数(ESI)联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1日~2017年1月31日就诊的20842例急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SI评分进行分诊;将2017年2月1日~5月31日就诊的23786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ESI联合MEWS评分进行分诊。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危重患者识别正确率、24 h不良事件发生率、72 h非计划转入抢救室率、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以及分诊耗时。结果:观察组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识别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24 h不良事件发生率、72 h非计划转入抢救室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Ⅱ、Ⅲ、Ⅳ级平均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OSC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分诊耗时短于观察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I联合MEWS可提高分诊效能和分诊准确度,降低因分诊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提高急诊医疗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