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股骨头严重变形、髋关节炎等老年性关节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上述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恢复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但如术前术后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等。为了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我科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 ,对2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顶径(BPD)与胎先露联合计算胎儿体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5-07-2006—04间住院分娩的足月(过期)产病例,对BPD与胎先露联合与以往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PD与胎先露联合计算胎儿体重符合率(84%),明显高于以往48.8%~70.8%,P〈0.01。结论 计算胎儿体重应用BPD与胎先露联合估计较准确。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后出血危险因素10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分娩方式、择期剖宫产、急诊剖宫产及临产后剖宫产(潜伏期、活跃期早期、活跃期晚期及二产程)进行病例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中剖宫产组出血(4.54%),明显高于阴道分娩(0.89%);临产后剖宫产(5.64%),明显高于急诊剖宫产(2.68%),更高于择期剖宫产(1.41%);活跃期晚期及二产程剖宫产(7.41%),明显高于活跃期早期剖宫产(5.26%),更高于潜伏期剖宫产(2.23%)。结论: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及剖宫产时机有关。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03~2006-04期间入院的孕10~39周的有引产指征的孕妇,无禁忌征的健康妇女,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妊娠后,常规做阴道清洁度、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随机分A、B、C3组,3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A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法:从心理、术前、术后和出院4个方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康复指导。结果:经系统康复训练,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同时期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康复训练,保证了全髋关节置换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实验动物对生物医学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实验动物福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动物福利的内涵出发,讨论了实施实验动物福利的必要性,阐述了其发展历史及遵循原则,比对了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的现状,并探讨了实施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旨在提高实验动物福利在动物实验工作者心中的地位,号召与引导人们实施实验动物福利,使其得到良好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分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结果:黄芪中黄芪甲苷在主根中含量M:0.0640% 侧根中含量M:0.0969% 结论: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侧根远高于主根,为黄芪药材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蓝芩颗粒干挤法制粒工艺的研究,系统介绍干式制粒及其优点详细论述干式制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 PBG水平均显著降低,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治疗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餐前短效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治疗能让胰岛素用量和患者的治疗成本降低,但是却会增加低血糖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开展围手术期系统的功能锻炼,对部分高危人群辅以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80例中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75%。结论:术前全面评估、确定高危人群、针对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围手术期锻炼计划,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