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对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LCH的诊治过程并复习献,对LCH的临床表现及其诊治进行讨论。结果:LCH是一种病因不详,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少见病,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检查可诊断,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结论:增加临床和病理医生对LCH的了解可提高早期诊治LCH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Bcl-2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构建人bcl-2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通过酶切分析获得正向插入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bcl -2 ,然后将bcl -2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中 ,通过体内同源重组 ,重组质粒与质粒pJM17共转染 2 93细胞 ,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bcl -2 ,进行扩增、纯化。通过PCR检测病毒DNA ,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腺病毒穿梭质粒与pJM17体内同源重组后获得含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 ,病毒滴度为 2 0× 10 1 0 pfu/ml。结论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能成功获得高滴度含目的基因的腺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抗凋亡基因Bc l-2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后表达Bc l-2的大鼠胰岛细胞和对照胰岛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培养基中,48 h后检测胰岛细胞的凋亡率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结果低剂量和高剂量的他克莫司都能诱导胰岛细胞凋亡,减少胰岛素分泌,Bc l-2能抑制凋亡,改善胰岛素分泌。结论他克莫司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而Bc l-2能防治这种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驻昆部队老干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情况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病程、血压控制和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留取血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分析患者的降糖药使用情况,评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效果。结果共调查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T2DM患者258例,HbAlc达标率为54.7%,血压达标率为27.1%,TG达标率为39.5%,TC达标率为50.4%,LDL-C达标率为45.7%;使用>2种口服降糖药者占58.9%,使用胰岛素者占36.8%,其中联合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者占27.5%;降糖药物种类的选择依次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瑞格列奈、格列奇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病程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胰岛素并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患者的HbAlc达标率明显升高;相同的治疗方案,随着病程的增加,HbAlc的达标率逐渐下降。结论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T2DM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情况较国内平均水平好;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以联合口服降糖药为主,使用胰岛素及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可提高HbAlc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2017 版中国2 型糖尿病( T2DM)防治指南[1]显示,我国T2DM患病率为10. 4%.近年研究表明,T2DM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反应性疾病,多种炎性因子共同参与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可溶性CD163(sCD163)水平与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  相似文献   
6.
<正>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thyrotropin-secreting adenoma)简称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瘤,是一种功能性垂体腺瘤,国内外报道均较为罕见,仅占垂体腺瘤的0.5%~3%[1]。TSH瘤是中枢性甲亢的主要原因,多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血清TSH水平不被抑制及甲状腺毒症表现为特征。随着检测技术提高、影像技术普及和内分泌专科医师意识提高,TSH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同种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的效果。方法腺病毒介导胰岛细胞的Bcl-2基因转染,以表达Bcl-2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肝内移植治疗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通过观察受体大鼠的血糖变化和组织学改变来了解排斥反应和移植物的功能。结果胰岛细胞植入后48h内,基因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糖尿病大鼠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与未转染组比较,基因转染组大鼠移植物存活有效时间明显延长(16·4±4·3天vs6·8±2·2天,P<0·05),移植部位可见到结构和功能完好的胰岛细胞,局部炎性反应也明显减轻。结论胰岛细胞的Bcl-2基因转染对移植物的存活和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Graves眼病(GO)突眼的疗效以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5例GO分为4组:B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C组同时口服强的松;D组:C组+球后注射地塞米松;E组:C组+甲状腺注射地塞米松和奥曲肽。结果GO患者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明显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下降,C组突眼的疗效为63.6%,D组和E组有效率分别为78.6%和80%。结论糖皮质激素对突眼的疗效是肯定的,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而发挥作用,球后或甲状腺注射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应激对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当机体受到精神上痛苦或社会环境、生物学和物理化学方面的侵袭时 ,可引起全身性的适应反应。这种对各种有害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 (stress)。对人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 ,应激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素、催乳素、β内啡肽、β促脂素、血管紧张素、胰升糖素、加压素、神经肽 Y等激素均可升高。除了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应激还可通过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应激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应激对糖…  相似文献   
10.
应激与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激是机体受到强烈刺激后发生的,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的非特异性反应,易导致糖代谢紊乱;而糖尿病患者在应激情况下也会有与正常人不同的调节反应。本文就应激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和糖尿病应激时的代谢改变及其干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