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检测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微孔板TTC法,以连翘-4味汤散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无水乙醇、75%乙醇、水)提取物为实验药物,选用临床分离鉴定的,耐药现象较普遍的11种常见致病菌株为供试菌,检测实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实验所用6种药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11种供试菌种,表现出了较为普遍的抑菌作用和一定的杀菌作用。结论: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药物表现出了较高的抗菌效能,连翘-4味汤散做为传统方剂,具有一定的药剂学和药理学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扎冲十三味丸溶栓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扎冲十三味丸高、中、低3个剂量(1.728,0.864,0.432g·kg-1)组、复方丹参滴丸0.12g·kg-1组。运用动静脉环路法测定扎冲十三味丸对大鼠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通过在体外血栓的溶解百分率,研究该药体外血栓溶解作用;通过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degradationproducts,FDP),研究该药的体内溶栓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扎冲十三味丸各剂量组,可使血栓质量明显降低(P<0.001),血栓长度明显降低(P<0.05,P<0.001)。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液中的FDP含量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扎冲十三味丸中、高剂量组血栓降解产物FD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扎冲十三味丸在体内、外有显著的抗栓和溶栓作用,降解纤维蛋白是抗血栓与溶栓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蒙药五味风湿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蒙药五味风湿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取Wistar大鼠,分成正常组、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组、五味风湿胶囊低剂量组(0.2g.kg-1.d-1)、中剂量组(0.4g· kg-1.d-1)、高剂量组(0.8 g.kg-1.d-1)及忠伦-5汤组(原剂型1.68 g·kg-1·d-1),测定各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关节组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PGE2)及一氧化氮(NO)水平,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通过细胞培养,考察药物对AA大鼠脾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该药干预下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对C57BL/6J小鼠胸腺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五味风湿胶囊可抑制AA大鼠关节组织IL-1β,TNF-α,PGE2,NO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但MDA未见显著变化;可抑制AA大鼠脾细胞增殖能力;抑制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液对C57BL/6J小鼠胸腺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论:五味风湿胶囊具有良好的抗佐剂性关节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细胞因子,调节相关酶的活性及免疫器官细胞增殖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通辽地区常见过敏原的分布情况与特点,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对428例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中18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E类抗体进行半定量检测。根据各种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百分率,分别对通辽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结果进行了排序,并计算出各地区同一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百分率的平均序位,并将通辽地区序位与其他地区序位和各个地区平均序位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通辽地区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分别为淡水鱼组合(10.30%)和艾蒿(6.54%)。有20.56%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只对某一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有10.51%的患者对两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通辽地区蟑螂、霉菌组合、屋尘、普通豚草、尘螨组合的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百分率的序位明显低于各地区平均序位,而螃蟹/虾、葎草、花生、淡水鱼组合、海洋鱼组合和大豆的序位明显高于各地区平均序位。这提示淡水鱼组合、海洋鱼组合、大豆、花生、艾蒿、树木组合、蟑螂、狗上皮、豚草、尘螨组合是通辽地区常见的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多数患者只对一种或两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通辽地区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百分率的序位与其他地区序位和各地区平均序位对比显示,通辽地区疑似过敏性疾病人群的过敏原分布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13味丸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至大鼠脑组织缺血损伤模型,在各时间段断头取脑,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脑缺血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及细胞凋亡数量的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升高,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嘎日迪-13味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百分比数减少(P0.05)。结论嘎日迪-13味丸能降低大鼠脑缺血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172名育龄妇女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15.12%(26/172)。26例阳性者流产和畸胎等异常妊娠发生率高于阴性者(X^2=5.04,P〈0.05),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盆腔炎、宫外孕和卵巢肿瘤等的患病率也高于阴性者(X^2=4.13,P〈0.05)。各类人群中,工人感染率最高,为40.00%。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与异常妊娠及妇科疾病密切相关,加强对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学监测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蒙药对多种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往往收到良效,而蒙药学领域内关于蒙药抗微生物作用的研究未曾广泛开展,系统总结的文献更为少见。从微生物学角度阐明抗感染蒙药的疗效机制,对于蒙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对蒙医临床工作者从现代角度认识和掌握抗感染蒙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以(蒙药学)[']一书所收载的蒙药为研究对象,查阅了分散在各种文献中与蒙药同名同物的400余种药物的研究资料,共筛选到具的抗微生物者158种,按蒙药分类顺序登记。1.2筛选以确有某种实验阳性结果为收录标准。因资料中供每种药物做抑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扎冲十三味丸的溶栓作用及其初步机制,同时评价其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急性毒理试验。方法:采用体内和体外溶栓的方法评价扎冲十三味丸对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的溶栓作用;应用ELISA方法测定扎冲十三味丸对家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的影响;同时评价扎冲十三味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扎冲十三味丸对实验小鼠的急性毒理试验。结果:0.432 g· kg-1(中)和0.864 g· kg-1(高)扎冲十三味丸组于末次给药后2~6 h均明显抑制血浆PAI-1活性, 显著提高血浆tPA活性。0.864,1.728 g·kg-1组和复方丹参滴丸0.12 g·kg-1组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延长TT,3种剂量的扎冲十三味丸对APTT和PT无明显影响,对红细胞电泳、高切、中切和低切均无明显影响;全部小鼠健存,无中毒反应。结论:扎冲十三味丸抑制PAI-1活性,同时提高tPA的活性可能是其具有较好溶栓作用的分子机制。扎冲十三味丸可影响内凝和外凝系统,减少血管壁纤维蛋白的沉积,也提示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出血倾向,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系统;无明显急性毒理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扎冲十三味丸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利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Elisa法和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 V fitc/pi细胞双染法,检测凋亡细胞相关蛋白和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观察扎冲十三味丸对脑缺血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缺血组织细胞凋亡程度的影响.结果 扎冲十三味丸能减低缺血脑组织Bax蛋白含量和上调Bcl-2蛋白含量以及降低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率.结论 扎冲十三味丸通过降低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百分率,对脑组织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