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妇所特有而常见的疾病,由于其病用轻重不同,在临产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血液凝固机制紊乱.许多学者认为血容量下降,血液浓缩,血粘度上升是妊高征的重要变化之一。为了探讨妊高征临产前的血液流变性是否有变化,我们对4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这对于明确发病机理、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来自于我院妇产科住院患者40例,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28.9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临床征状,同时检测49例正常晚期妊娠患者做为对照。采用江苏无锡…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如何进行甲襞微循环的综合定量分析是目前较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我们采用MCIP微循环图像处理系统中的图像系统/冻结,自动边缘跟踪 法测定了天津地区390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正常参考值。结果表明,各年龄组随着 年龄增大,甲襞微循环平均积分值亦随之增大,主要表现红细胞聚集程度血管分化 不良、变短、管径变粗等症状。经统计学处理,20~35岁与36~50岁总积分比较存 在非常显著性变化(P<0.01),与 50岁以上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5 —50岁与>51岁以上总积分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各组中性别结果比较差 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1)选自门诊、病房就诊住院患者。男性组127例,其中35~44岁29例,45~54岁50例,55~64岁32例,65岁以上16例;女性组83例,其中35~44岁11例,45~54岁32例,55~64岁26例,65岁以上14例。血压舒张压≥12.7KPa。同时选用相应年龄组健康人189例为正常对照。(2)用江苏石塘湾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SDZ-3型自动电子计时粘度计,在温度为37℃±1℃检测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计算全血还原粘度(全血比粘度-1)/(红细胞压积),并测定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 结果与分析 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指标改变明显,与正常组比较,全…  相似文献   
4.
文献报道,妇女妊娠期间,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性[1]。为探索寻找其变化规律,我们对108例正常孕妇的血液粘度进行了观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正常孕妇IO8例。年龄为22~32岁,孕周为22~41周。按不同的孕期将其分为5组。第1组:22~25周,18例;第2组:26一29周,21例;第3组:30~33周,25例;第4组:34~37周,23例;第5组:38~41周,21例。2、方法空腹静脉取血4ml,肝素抗凝(每ml血液含肝素ZO单位),分别测定全血粘度及血浆粕度。使用仪器为LBY-N6型自动旋转式血液粘度仪,严格控…  相似文献   
5.
对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流变、甲襞微循环的观察、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等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变 化(P<0.01),甲襞微循环形态上、流态、祥周状态均有非常显著性变化(P<0. 01)。证实血管和血液粘滞性的改变,血小板微血栓的形成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 病的重要病理基础。而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利于血性形成。这对研究心脑血管疾病 病理及防治起到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形态积分男女均无显著性变化(P> 0.05),女性袢周积分有显著性差异(0.05< P<0.01)流态、总积分值男女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1),证实了患者由于红细胞聚集、出现粒流、断流、管袢出血异形管袢出现率增多、白血栓增多血流速度减慢所致.而上述诸指标的变化,导致哮喘疾病微循环的改变,加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