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30例有躯体性焦虑的酒依赖患者采用国产丁螺环酮治疗,并用HAMA评定,观察8周评定疗效。结果丁螺环酮对酒依赖患者的躯体性焦虑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认为对酒依赖产生的躯体性焦虑用丁螺环酮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0.33,P〈0.05)和怒(r=0.32,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0.40,P〈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0.35,P〈0.05)和怒(r=0.34,P〈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肿瘤坏死因子-α G-308A基因多态性.方法 将57例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52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 G-308A多态性. 结果 两组脂蛋白E-4等位基因分布显著不同(χ2=19.39,P〈0.01),脂蛋白E-4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很高(OR=2.49,95%CI 1.53-4.07,P〈0.01);肿瘤坏死因子-αAA基因与脂蛋白E-4等位基因的交互作用致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高(χ2=6.34,P〈0.05);研究组脂蛋白E-4等位基因非携带者中,AA、AG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6、4.58,P〈0.05). 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α G-308A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同时这种多态性与脂蛋白E-4等位基因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障碍与载脂蛋白E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AD患者48例,正常对照者50例,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进行精神行为测评,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进行ApoE基因分型。结果:AD患者在偏执和妄想、幻觉、行为紊乱和攻击行为方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ApoE基因检查结果显示携带ApoE ε4基因的AD患者精神行为障碍更为明显。结论:ApoE ε4是AD的风险基因,对携带有ApoE ε4的AD患者应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精神病人亲属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及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同时对比分析首次住院与多次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亲属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笔者自2008年11月~2009年4月对162例来我院探视的精神病人亲属进行了疾病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藏铁路现场管理人员的血氧饱和度(SaO2)、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应用Dash2000型生理多参数监护仪、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青藏铁路现场管理人员117人进行现场测评,并与重庆地区铁路工程现场管理人员90人比较.结果:青藏铁路现场管理人员收缩压、舒张压较高,SaO2较低,PSQI总分及习惯性睡眠效率、使用睡眠药物两因子分及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较高,与非住藏铁路现场管理人员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天功能紊乱、睡眠紊乱、睡眠持续性和年龄是影响受试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青藏铁路现场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睡眠状况明显差于非住藏铁路工程管理人员,睡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面孔情绪认知功能障碍,探讨情绪认知缺陷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国人面孔情绪测验(CFET)对38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试,与50名正常健康者比较,同时作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分裂症患者六种基本情绪认知正确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喜、怒、悲、惊、怕的远隔错误分显著高于对组(P <0.01).PANSS总分与CFET惊(r =0.33,P <0.05)和怒(r =0.32,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阳性症状评分与CFET怒的正确评分(r =-0.40,P <0.05)呈负相关,而与惊(r =0.35,P <0.05)和怒(r =0.34,P <0.05)的远隔错误分呈正相关.结论 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情绪认知障碍,这种障碍与某些症状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年代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问题的变化以及行为问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1988年2月1日-5月31日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A组,共159例;1998年同期住院患者设为B组,共159例;2008年同期住院患者设为C组,共167例.统计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行为问题、临床疗效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首次住院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首次住院病程、受教育年限、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C组受教育年限、病程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组(P<0.01).三组患者消极言语、消极行为、冲动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出走行为和进食行为差异有极显著性(X2=12.14、19.53,P<0.01).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X2=74.64,P<0.01),其中A、B组痊愈率显著高于C组,总有效率则显著低于C组(P<0.05或0.01).三组伴与不伴消极行为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年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仍然存在诸多相同的行为问题,且伴与小伴消极行为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临床医师仍然要重视患者的行为问题,加强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能力,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合肥市一所非公立中学752名学生,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及自编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分量表得分和自我意识总分与中国城市常模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学习压力、父母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管教方式、学校生活丰富与否等10个因素与自我意识评分有关。结论: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与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