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8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425篇
耳鼻咽喉   150篇
儿科学   184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425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1911篇
内科学   919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63篇
特种医学   3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83篇
综合类   3249篇
预防医学   1294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22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440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544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549篇
  2009年   549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626篇
  2006年   497篇
  2005年   493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313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通过临床感染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对某医院住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356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有4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13.76%。从49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构成比依次为64.29%、26.79%和8.93%。年龄≥60岁、造口、合并肠梗阻、合并基础疾病、围术期合并其他部位感染以及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构成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该医院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最主要致病菌,其与多种因素关系较为密切,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DP治疗仪照射配合十一方酒外敷治疗冠脉造影术后穿刺点及肢体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脉造影术后出现桡动脉穿刺点肿胀、疼痛、瘀斑等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TDP治疗仪照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TDP治疗仪照射配合十一方酒外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率、肿胀消退率、瘀斑消散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治疗仪照射配合十一方酒外敷治疗冠脉造影术后穿刺肢体并发症,患者疼痛、肿胀、瘀斑明显消退,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见效快、无副作用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及小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于中部战区总医院生殖中心行F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29例(573个周期),均采用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HRT+TEAS,66例)67周期、B组(HRT+hCG,43例)45周期、C组(HRT+TEAS+hCG,81例)83周期,D组(只进行HRT,339例)378周期。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妊娠情况及对照组42例第一次FET失败后加用TEAS、hCG、TEAS+hCG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并对其妊娠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s分析。结果 4组在年龄、不孕年限、移植次数、移植个数、优质胚胎数,转化日内膜、A型内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着床率、妊娠率均高于D组(P0.05),多胎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均高于D组(P0.05),A、B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均高于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42例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内膜厚度、A型内膜率、移植优胚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结论 TEAS联合hCG能改善FET患者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TEAS及hCG单独使用有改善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的趋势;使用TEAS、hCG对FET患者的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影响;临床上对于多次FET失败患者可选用TEAS+hCG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腹针温阳法治疗。结果:受孕成功率观察组84.44%,对照组7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质卵泡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优质卵泡数量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卵巢动脉血流PI、RI、PSV与EDV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改善卵泡发育以及卵巢动脉血流指标,提高受孕率。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抑郁症的可能病因,对抑郁症患者血浆孤啡肽(OFQ)含量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抽取29例抑郁症患者和24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放射免疫(RIA)的方法分别测其血浆中OFQ含量,比较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血浆OFQ含量有无差异,抑郁症患者OFQ含量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及抑郁症患者血浆OFQ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抑郁症组OFQ含量明显升高(t=8.70,P<0.0001);OFQ含量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3,P<0.01);OFQ含量主要与抑郁情绪、夸大、失眠、自卑感、自杀、强迫症状、教育水平、关注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而年龄、性别、职业、病程、曾用药等其他因素与OFQ含量无明显相关。结论通过测量血浆OFQ含量可作为抑郁症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且其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进一步影响疾病的预后,增加该病的致残率、死亡率,加重家庭、社会的负担。为更好地控制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该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我们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07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中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分别取免疫后第4、6、8、10、12、14、16、18、20天EAE大鼠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行HE染色和ICAM-1半定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后第8天ICAM-1表达即出现明显上调,早于临床症状的发生;随免疫后时间的延长,ICAM-1表达呈逐渐增高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并且与EAE大鼠病情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03)。结论ICAM-1的表达上调可能在EAE发病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