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B超引导肝内门静脉区域化疗(简称PHPC)治疗胃肠道癌异时肝转移24例。随访4~54个月,结果:术后经3个疗程的PHPC,8例已存活肥18~48个月;13例分别经过2~11次的PHPC,已存活5~39p个月;另3例死亡。作者认为,对继发性肝癌采用手术切除配合术后B超引导的PHPC是一种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82例肝门区中晚期肝癌,肿瘤分布在肝脏的Ⅳ,Ⅴ,Ⅷ和I段,87%的病人合并有肝硬变。采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肝术7例,阻断第一肝门切肝术75例。手术经腹完成,不开胸,用框架式拉钩。术中一次性门脉化疗,或断面无水酒精注射。肝断面游离大网膜覆盖,膈下双套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2%,37%和22%。  相似文献   
3.
肩关节周围炎以筋骨不利、气血亏耗为其内因,感受风寒湿三邪,经气阻滞,津液凝聚、血行痹阻为其主要病机。采用肩凝外洗方治疗本病183例,结果痊愈162例,显效11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9%。  相似文献   
4.
亚急性甲状腺炎少见,为一种自限性非化脓性炎症,为手术禁忌,但临床误诊误治率很高。我科1984年~1991年共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17例,误诊手术12例,占70.6%,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7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3例。年龄5~60岁,30~50岁者14例(83%)。1.2 病程和临床表现(表1~4)1.3 实验室检查 15例血白细胞计数(4.0~10.0)×10~9/L,2例  相似文献   
5.
肝癌400例手术切除陈骥,陈凌岩,叶超平,李新丰,刘逢生关键词:肝癌,外科治疗,生存率我科1986~1993年共收治肝癌643例,其中经手术切除400例。现就手术切除肝癌的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72例,女性28例,男女之比约9....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及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1999年12月同期进行肝癌切除和门脉高压症手术40例临床资料。结果40例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并肝炎后肝硬化,均伴有门脉高压症及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术中未行肝门阻断22例,阻断1次16例,2例2次,平均阻断时间18±8min,术中出血量1200±520ml,平均1020ml。并发症发生率为35%,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5%。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5%、40%。结论积极的联合治疗是提高此类患者疗效的一条有效途径。应合理选择术式,兼顾肝癌切除、预防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纠正脾功能亢进。注意手术技术的规范及改进,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疗效,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的用穴规律和特点.方法 搜集2000年1月~2012年5月发表的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近40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其取穴规律.结果 发现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足阳明胃经穴选用最多,其中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为使用率最高的主穴.重视局部取穴,配合远端选穴,其中配穴多以脏腑辨证取穴,并且募穴、下合穴、背俞穴等特定穴广泛使用.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文献分析发现,局部取穴配合脏腑辨证取穴是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灸处方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知识获取能力、临证思维与操作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中医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本科生在三种能力的培养方面大胆探索,从《经络腧穴学》、《针灸医籍选》、《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和《实验针灸学》五门主干课入手,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以"三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和评价方案,以保证和提高针灸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汉族人群中HLA-DPB1基因rs9277542位点多态性与HBV感染导致不同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成都地区非相关汉族人群的慢性HBV感染者579例(慢性HBV携带者222例,慢性乙型肝炎231例,乙肝肝硬化126例)和HBV自限感染者344例的外周血标本,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rs9277542位点基因型.结果 慢性HBV感染组与HBV自限性感染组rs9277542位点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5.1%vs36.9%、38.3%vs48.0%、6.6%vs15.1%及74.3%vs60.9%、25.7%vs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为参照,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53(0.39-0.71)、0.28(0.18-0.46)、0.54(0.44-0.66);乙肝肝硬化组与慢性HBV携带者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CT+ TT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18).结论 HLA-DPB1基因rs9277542多态性影响HBV感染后结局,其中T等位基因、TT基因型与HBV感染后自发清除相关,而携带XT基因型的慢性HBV感染者进展到乙肝肝硬化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0.
陈骥  庞启迪 《内科》2007,2(1):146-14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其中温自身抗体在37℃中仍可影响正确血型定型和配血。笔者通过冷吸收和热吸收的方法,为1例AIHA患者正确定型和交叉配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