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辅以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及仅细胞毒性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成贝伐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组与mFOLFOX6治疗组,每组各14例。于第1~4次化疗前1 d行常规超声及CEUS,采用动态造影定量分析软件,记录患者肝脏病灶的各项定量参数,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最终结果,分别比较两治疗组中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第1次化疗前1 d与第2次化疗前1 d病灶定量参数变化百分数的差异。 结果:贝伐单抗联合mFOLFOX6治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病灶定量参数峰值强度(PI)变化百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FOLFOX6治疗组有效患者与无效患者病灶各参数变化百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CEUS定量参数PI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贝伐单抗联合细胞毒性化疗早期疗效评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IR31HG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增殖、迁 移、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4 月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48 例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男女各24 例。利用TCGA 数据库验证 lncRNA MIR31HG 在甲状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患者术后病理报告确诊为PTC,提取样本RNA 行 qRT-PCR 验证lncRNA MIR31HG 在PTC 组织与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利 用lncRNA MIR31HG 的小干扰RNA 转染PTC 细胞系TPC-1 并验证抑制率,保证抑制率>60%,MTT 检测 TPC-1 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 检测 Akt 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分子Akt、磷酸化Akt(p-Akt)、PTEN 的表达。结果 宫颈鳞状细胞癌、乳头状肾细 胞癌、头颈部鳞癌、胰腺癌及甲状腺癌组织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 <0.05),膀胱癌、 前列腺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低(P <0.05)。PTC 组织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较癌旁组织高(P <0.05)。 TPC-1、K1 及BCPAP 的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较Nthy-ori 3-1 高(P <0.05),且TPC-1 相对表 达量最高。实验组lncRNA MIR31HG 相对表达量均较siRNA-NC 组下降(P <0.05),其中siRNA-1 组与 siRNA-3 组沉默效率均>60%。各组OD 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iRNA-1 组与siRNA-3 组 划痕愈合率较siRNA-NC 组低(P <0.05)。siRNA-1 组、siRNA-3 组侵袭至Transwell 小室下室的细胞数较 siRNA-NC 组低(P <0.05)。siRNA-1 组、siRNA-3 组PTEN mRNA 和蛋白较siRNA-NC 组升高(P <0.05), 且siRNA-3 组最高;siRNA-1 组、siRNA-3 组p-Akt 蛋白较siRNA-NC 组低,且siRNA-3 组最低(P <0.05)。 结论 lncRNA MIR31HG 在PTC 组织中高表达并与PTC 患者肿瘤分期有关;下调lncRNA MIR31HG 的表 达可以抑制TPC-1 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lncRNA MIR31HG 抑制PTEN 表达从而激 活Akt 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微波消融(MWA)与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方法 对相关电子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并确定2014年5月以前发表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有关MWA与RFA治疗HCC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前瞻性及回顾性对比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相对危险度以及95%可信区间。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总计766例患者。MWA组与RFA组的肿瘤完全消融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年及3年总生存率、1年及3年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大小HCC亚组分析显示,对于≤5 cm的HCC,MWA组与RF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WA对于HCC的疗效与RFA相当。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改良后的MWA在今后应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数字乳腺体断合成(DBT)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6例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UE、DBT及磁共振检查(MRI),并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依据病理结果,对UE、DBT与MRI在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E联合DBT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 UE与DBT在各项指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UE和DBT,但MRI的特异度低于UE和DB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E的阳性预测值高于MRI,但其准确度低于MR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E联合DBT与MRI在乳腺肿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比较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ROC曲线分析显示UE联合DBT诊断效能优于MRI单独诊断。结论 UE联合DBT是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有效方法,具有经济实惠、方便可靠等优势,可有效提高乳腺肿块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