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不同时点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重症医学科(ICU)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以期为实际临床工作中合理选用SOFA评分指标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 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中选择住院时间>72 h的成年ICU患者,提取其基本信息与相关检验指标并计算不同时点SOFA评分,以院内死亡为结局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时点SOFA评分与院内死亡的关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各指标的预后预测价值。 结果共有11 968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性患者占56.15%,平均年龄为(64.75±16.63)岁,院内病死率为10.41%(1246/11 9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时点SOFA评分均与院内死亡密切相关(P均<0.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不同时点SOFA评分预测院内死亡的能力存在差异,以T72最高(AUC=0.7246,95%CI:0.7101~0.7391)。 结论对于住院时间>72 h的成年ICU患者,入院后72 h的SOFA评分可能具有更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Ⅱ与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的差异,以期为实际临床工作中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研究证据。 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Ⅲ)(2001年至2012年)提取成年(年龄≥18岁)ICU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以及相关实验室检验指标等,按各评分系统的要求分别计算SAPS Ⅱ与OASIS评分,以ICU内病死为首要结局指标,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 结果共有38 468例ICU成年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性患者占56.61%,年龄中位数为65.72岁,ICU病死率为8.28%(3185/38 468)。与存活患者相比,ICU死亡患者具有更高的SAPS Ⅱ(存活者 vs死亡者:32分 vs 51分,H=3473.792,P<0.001)与OASIS评分(存活者 vs死亡者:30分vs 41分,H=3422.382,P<0.001)以及更高的机械通气比例(存活者 vs死亡者:22.76% vs 73.59%,χ2=3831.865,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APS Ⅱ评分与OASIS评分的AUC分别为0.8147(95%CI:0.8068~0.8226)和0.8123(95%CI:0.8042~0.8204),Hanley-McNeil检验显示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6,P=0.4928)。 结论SAPS Ⅱ评分与OASIS评分对成年ICU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更加简便的OASIS评分有望成为ICU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与重症患者的预后的关系。 方法从一个可开放获取的国外重症电子临床数据库中选取重症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存在与酒精使用相关的诊断而判断其是否存在酒精依赖。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模型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并分析存在酒精依赖与重症患者预后(院内死亡、入院后28 d内死亡和入院后90 d内死亡)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29 487例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4 h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63.93±17.09)岁,其中7.77%(2292/29 487)的患者存在酒精依赖。在校正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以及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时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混杂因素后,存在酒精依赖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比值比1.28,95%CI 1.05~1.57,P=0.0147),也是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风险比1.25,95%CI 1.06~1.48,P=0.0092),但与入院后90 d内死亡无关联(风险比1.07,95%CI 0.93~1.23,P=0.3239)。 结论存在酒精依赖可能是重症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大量的临床前试验显示其有望用于治疗以高病死率著称的ARDS,而相关临床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治疗ARDS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FoxM1表达水平对其抗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获取大鼠BMSC,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使BMSC过表达FoxM1,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BMSC与肺泡上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使用TUNEL法与Annexin V法检测不同FoxM1表达水平BMSC的抗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作用,采用MILLIPLEXMAP液相芯片检测共培养体系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TUNEL与Annexin V检测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型BMSC,与过表达FoxM1的BMSC共培养的肺泡上皮细胞受脂多糖刺激后凋亡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LLIPLEXMAP液相芯片检测显示,上调BMSC的FoxM1表达水平可使其与肺泡上皮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IL-13、IL-21、IL-23、MIP-1a、MIP-1b表达水平升高,而使MIP-3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上调FoxM1表达水平可增强BMSC抗脂多糖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改变肺泡上皮细胞某些炎症因子的释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