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发现有很多面神经麻痹的病人服牵正散疗效不显,为此对沿袭千年的传统治法提出了质疑,提出了清热利胆,和解少阳为法则,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收到奇效。结合收集到的186例典型面神经麻痹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疗效分析,认为对面神经麻痹的总体治疗有修改之必要。兹阐明如下。1历代医家总结及近代医书对面神经麻痹的认识1.1概念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为"面瘫"。是指面部受风寒后,面神经肿胀受压而致麻痹。属于中医学"口眼(口呙)斜病"。1.2病因病机由于正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山奈酚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靶点,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从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CRPC的靶点,同时,从药物靶点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山奈酚治疗靶点,通过韦恩图工具获取靶点交集作为山奈酚抗CRPC的核心靶点,通过R studio中的“clusterProfiler”包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山奈酚治疗CRPC的生物学过程和关键信号通路。结果:挖掘了山奈酚治疗CRPC的29个核心靶点:ESR1、SRC、EGFR、AKT1、PTGS2、CYP19A1、MMP9、ABCG2、ESR2、IGF1R等,主要通过调控内分泌抵抗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蛋白聚糖在癌症、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预测了山奈酚治疗CRPC的核心靶点、生物学过程以及关键信号通路,将有助于山奈酚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小儿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之一,该病常于无意间或体检时发现。其主要病因为腹腔内的液体通过患儿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从而形成鞘膜积液[1]。传统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方法为经腹股沟入路鞘状突高位结扎和鞘膜积液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基于术前多层螺旋CT测量的腰大肌指数对逆行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手术难度的影响。方法 对257例因输尿管上段结石接受逆行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层螺旋CT测量L5椎骨水平的双侧腰大肌区域总面积,并与患者身高进行标准化得出腰大肌指数,记录总手术时间,使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手术时间的预测因素。结果 腰大肌指数中位数为933.00 mm2/m2(IQR:711.00~1 135.00 mm2/m2),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0.00 min(IQR:40.00~65.00 min)。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混杂因素之后,腰大肌指数、结石平均密度是手术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腰大肌指数是一个易于测量的影像学参数,是影响逆行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手术难度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术前估算手术时间,有利于提高术者和手术室日程安排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尿失禁频率与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16例女性SU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研究组采用补中益气汤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盆底肌力分级、尿失禁频率、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 =7.017 2,P<0.05);治疗后,研究组I-QOL评分为(83.1±4.9)分,高于对照组的(75.2±4.2)分,且尿失禁频率(2.2±0.3)次/周低于对照组的(4.1±0.9)次/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2 5、15.252 7,P<0.05);治疗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尿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用二仙汤治疗女性SUI患者,可有效提升SUI患者的盆底肌力,激发膀胱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降低尿失禁发生频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温肾法组成的基本方(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等)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甲苯卡巴胆碱口服,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4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提高患者的最大尿流速及膀胱排空率,减少残留尿,改善排尿症状及尿潴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