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宫颈鳞癌、77例宫颈上皮内病变、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①Ki-67阳性表达率在宫颈鳞癌中最高(100%),宫颈上皮内病变次之(93.33%~100%),正常宫颈组最低(39.13%)。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从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病变到宫颈鳞癌,Ki-67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两者呈正相关(r=0.7708)。结论:Ki-67参与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癌的发生。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鳞癌的标记物,Ki-67的检测可提高宫颈鳞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92名马鞍山地区汉族无关个体15个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类型及其频率。方法:用硅珠法提取DNA,采用AmpFISTR Identi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进行复合扩增;扩增产物用ABI3130xl型遗传分析仪检测,得到STR分型结果后统计15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结果:15个STR基因座,累计个人识别率达0.999 999 999 999 999 985,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8 96。结论:该系统在马鞍山地区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多态性,适用于法医学亲权鉴定、个体识别以及DNA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1 案例某男 ,6 6岁 ,某日 14 :0 0时许 ,与人拉扯扭打后面色发白 ,口唇发紫 ,出冷汗 ,下腹剧烈疼痛 ,但神志清楚 ,在村卫生院测血压 16 / 9.3kPa(12 0 / 70mmHg) ,输液期间不停呕吐 ,医生停止输液并瞩其转院检查。回家后仍腹痛呕吐 ,次日送乡医院时腹部膨胀 ,压痛明显 ,B超示腹腔积液 ,转送县医院 ,在县医院候诊厅死亡。经调查其有高血压病史 5~ 6年 ,从未正规治疗 ,平时能干农活。尸检 :尸表检查尸斑暗紫红色位于背部 ,其头、胸、腹均无损伤所见 ;四肢、头颅无骨折 ;腹腔内淡红色浑浊液体约10 0 0ml,心脏肥大 ,回盲部上方 8cm处肠管有…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对护士手部卫生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状,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方法依照《消毒技术规范》建立消毒供应室的管理,重点做好人员调配,全员职业素职培训,关注和满足临床需求,做好消毒质量管理及过程管理。结果人员素质、服务效率、工作质量较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加强人员素质培训是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加强做好消毒质量管理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介入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可在短时间内导致失血性休克或窒息,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BAE)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对42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施行了SBAE术,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涎腺腺淋巴瘤48例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涎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8例涎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HE常规、免疫组化检查方法观察涎腺腺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本组涎腺腺淋巴瘤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4.33∶1),年龄55岁以上占60.41%,病程1年以上占66.67%。双侧颈部均可生长无疼痛性包块,左侧25例,右侧23例。包块圆形或不规则形,包膜完整,最大6.0cm×6.0cm×3.0cm,最小0.3cm×0.3cm×0.3cm。病理组织学检查见肿瘤由上皮性成分和淋巴间质构成。免疫表型:上皮成分CEA( ),CK( ),间质成分淋巴组织LCA( ),CD20( ),CD45RO( ),纤维组织Vimentin( )。结论:涎腺腺淋巴瘤是一种异位性良性肿瘤,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