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以骨髓微环境中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血液肿瘤。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 /护骨素(OPG)与MM发病关系密切。在MM中,存在RANKL表达上调、OPG表达下调;这种RANKL/OPG比率异常与MM骨病及骨病范围、MM的肿瘤负荷、分期和预后均有关。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7岁。因左眼外伤后双眼反复红痛37年,加重2d,于2001年2月16日入院就诊。入院前37年患者左眼被道渣击伤致左眼穿通伤,当时给予清创缝合,左眼视力丧失。3个月后右眼出现红痛,视力下降,诊为“交感性眼炎”,曾予以激素治疗。以后间隔2~3年发作1次,每次右眼红痛,视力下降均在左眼红痛2d后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非他酮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抑郁症的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成安非他酮组(n=30)和帕罗西汀组(n=30),治疗持续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同时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33.3%和30%,有效率83.3%和86.7%,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安非他酮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帕罗西汀组。结论:安非他酮和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安全性优于帕罗西汀。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由中养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起的"民心相通交互式智慧康养模式体系"产业项目在京启动。启动会上,中养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桦介绍了"民心相通国际康养小镇"计划。未来几年内,中养将利用国际资源,先期在国内31个省(区、市)  相似文献   
5.
一年过去了,北京医改取得了亮丽的成绩单: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年减少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长了16.1%。在外地患者大量涌入的北京,能够探索出一条让各级医疗机构各归其位的清晰路径,不禁让公众对北京医改的下一步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6.
正经过近年来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对医院管理产生了哪些影响?医疗信息化建设又存在哪些误区?日前,由《中国卫生》杂志社和《健康报》社主办的"中国医院管理创新论坛"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信息化新形势下医院管理模式的改变"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能否加快起效速度及提高8周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组(1周内艾司西酞普兰加量至20mg/d)(n=36)和艾司西酞普兰常规滴定组(2周内艾司西酞普兰加量至20mg/d)(n=42),治疗持续8周,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评定患者焦虑症状及疗效,同时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1、2、4、8周末快速滴定组GAD-7减分率均大于常规滴定组。第1、2、4、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1.1%、27.8%、50.0%、72.2%,常规滴定组治愈率分别为2.4%、11.9%、23.8%、50.0%。第1、2、4、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50.0%、63.9%、88.9%,常规滴定组有效率分别为11.9%、26.2%、42.9%、66.7%,快速滴定组疗效优于常规滴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快速滴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可以加快起效速度,提高8周整体疗效,同时不会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发病率逐年增高、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恶性浆细胞肿瘤, 以高钙血症(C)、肾功能损害(R)、贫血(A)和溶骨性骨病变(B)等CRAB症状和单克隆M蛋白升高为主要特征。几乎所有MM患者均由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演变而来[1]。  相似文献   
9.
检测了3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MIP-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IL-6水平,以期探讨MM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背景闭经是抗精神病药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一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生育,还会影响患者对药物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多数研究提示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是闭经的主要原因,但是极少有前瞻性研究评估这一假设。目的找出抗精神病药治疗后出现闭经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将入院时处于月经周期的中间时段、未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分别在利培酮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定血清中6种生殖激素的水平,即孕酮、雌二醇、泌乳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以及睾酮水平。将利培酮治疗12周内未来月经的31例患者(闭经组)与年龄匹配、月经仍然规律的31例患者(对照组)对照,比较上述激素水平。结果我们发现育龄妇女利培酮治疗后泌乳素水平升高4倍,但无论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闭经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泌乳素水平差异不明显。然而,治疗前闭经组的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了治疗前其他5种生殖激素水平后,治疗前雌二醇水平仍然与治疗期间出现闭经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相关的闭经这一观点。如果本研究结果中雌二醇水平的预测作用能够得到大样本研究的证实,那么临床医师可以利用这一信息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对易发生闭经的高风险患者而言可以优先选用导致闭经风险低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