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脑实质损伤、脑血流和脑脊液循环异常等。MRI脑血流灌注成像可评估脑结构和功能,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及流体间的差异,更准确地描述脑的病理变化。本文就多模态MRI技术结合数值模拟对脑血管疾病的脑血流灌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背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后部分病例腹段残余夹层真假腔重塑效果不佳.术后早期如何准确预判血管重塑趋势及如何对预测不良的病例进行二次干预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目的 评估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参数预测血管重塑趋势的有效性并分析封...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探测主动脉及其各主要出入口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出国人青年的主动脉血流量分配比例的正常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153名健康青年的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及腹主动脉近心端的相关参数,包括管径、时间平均峰值流速、心率,通过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计算出各主动脉出口的血流量分配比例,比较男女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按照正态分布原理推断其正常值范围。结果:全部测量点的血流量分配比例在不同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颈总动脉远、近侧测量点测得的血流量分配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锁骨下动脉远、近侧测量点测得的血流量分配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名动脉血流量分配比例均值为12.29%,正常值为8.35%~16.23%;左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分配比例均值为5.88%,正常值为4.80%~6.96%;左侧锁骨下动脉血流量分配比例为4.40%,正常值为3.52%~5.28%;腹主动脉近心端血流量分配比例为36.92%,正常值为22.34%~51.50%。结论:主动脉各分支的血流量分配比例正常值范围测定有助于主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的建造,对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床是旧式接产床,分为有马鞍型脚踏或无马鞍型脚踏两种,结构简单,大腿及躯体容易因不适而改变体位,均用污物桶收集医疗垃圾.传统人工流产手术床由于没有体位固定装置,遇清醒受术者不合作或全麻苏醒期出现躁动时,体位的改变可影响手术完成或有发生坠床的危险;桶装式混合收集医疗废物的方法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举证倒置的实施以及法律意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就医者对医护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1].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种中药栓剂保妇康栓和裸花紫珠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保妇康栓组和裸花紫珠栓组,每组54例。保妇康栓组每日顿服伊曲康唑200mg,连服7d,同时将保妇康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用药7d为1个疗程。裸花紫珠栓组每日顿服伊曲康唑200mg,连服7d,同时将裸花紫珠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用药7d为1个疗程。2组每月用1个疗程,连用2个月经周期后到门诊妇科复查,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保妇康栓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5.1%及96.3%,裸花紫珠栓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及85.2%,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2=5.07,P<0.05;"2=3.98,P<0.05)。结论:在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 构建残余假腔风险预测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参数, 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首次手术后的恢复效果, 实现远期再干预的预警和转归预测。方法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中心就诊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获取首次手术后早期复查CTA影像资料,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原理进行降主动脉血管的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对比预后不同的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 探索假腔进展、再干预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 年龄(47.88±9.84)岁(30~64岁), 男21例(87.5%, 21/24)。根据远期预后和有无接受远端血管干预, 以降主动脉直径进行匹配, 分为对照组和胸腹组, 各12例。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 胸腹组假腔血流量显著增多, 以湍流、涡流为主, 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多个真假腔交通。胸腹组降主动脉真假腔压力平衡点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更近[(22.00±3.91)cm对(36.00±1.77)cm, P<0.001], 且假腔压力大于...  相似文献   
7.
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的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厚朴中的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炮制方法对二者的存在着较大的影响,以生姜炙方法最优,其含量与生品相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合形态学分析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探索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发机理,为有效预测B型主动脉夹层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初发夹层患者(夹层组) CTA数据和6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 MRI黑血成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获得个体化的主动脉三维模型。使用压缩算法去除假腔,获得夹层病发前主动脉形态,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形态学参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夹层组主动脉弓降交界处的截面积呈现明显增大[(892. 03±263. 78) mm~2 vs (523. 67±64. 10)mm~2,P=0. 036];左锁骨下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夹角明显减小(66. 62°±20. 11°vs 100. 40°±15. 35°,P=0. 036);主动脉弯曲度显著增加(0. 37°±0. 07°vs 0. 21°±0. 51°,P=0. 011);夹层组平均壁面剪切力(time-averaged wall shear stress,TAWSS)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夹层区域的血液呈现低速漩涡流动状态;且夹层区域的震荡剪切指数(oscillating shear index,OSI)也明显升高。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B型主动脉夹层病发初期诊疗决策。  相似文献   
9.
小议中药毒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我国国之瑰宝,其配方取自自然,其疗效为千百年来人们长期实践、体验的认可。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一直认为中药是无毒、无副作用的。然而,“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一样。中草药的毒性是原本就存在的,甚至有些中药的毒副作用还相当大。”北京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室主任陈世忠教授于记者采访时指出,只不过相比西药,中药的毒性范围较小,也就是说,比如100例西药中80例毒性明显的话,换作中药,可能就只有三四十例有明显毒性,中药毒副作用的产生显得隐蔽许多。在中药发展过程中,前人已总结出中药的毒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据报道,在1165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中药有460种,占39.48%。国家明文规定了28种有毒中药: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洋花、雪上一枝蒿、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红升丹。这些药物有的具有剧毒,应用不当有致命之虞,但其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作用难以替代。这就要求在用量和用法上严格遵循用药原则。如:附子具有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骨吸收区对股骨头内应力分布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诊断为ARCOⅡ、Ⅲ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94例(155髋),男77例,女17例;年龄(39.90±10.45)岁(范围18~64岁)。依据是否含骨吸收区将患髋分为有骨吸收区组和无骨吸收区组,比较两组ARCO分期的差异。在无骨吸收区组选取1例ARCOⅡ期髋关节,模拟5、7、10、14、18、23 mm六个不同直径大小的球形骨吸收区,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人在慢速行走时的髋关节负重,观察分析股骨头不含骨吸收区以及含不同直径大小骨吸收区时坏死区最大应力、平均应力和骨吸收区周围1 mm区域内的最大应力值。结果有骨吸收区组67髋,其中ARCOⅡ期17髋、ARCOⅢ期50髋;无骨吸收区组88髋,其中ARCOⅡ期58髋、ARCOⅢ期30髋。有骨吸收区组ARCOⅢ期比例(74.6%,50/67)明显高于无骨吸收区组(34.1%,3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P=0.000)。有限元应力云图显示在骨吸收区的上方存在应力集中区;有骨吸收区组的骨吸收区周围1 mm区域内最大von Mises应力为(6.94±1.78)MPa,高于无骨吸收区组的(5.01±0.35)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9,P=0.026)。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股骨头内坏死区的最大应力、平均应力以及骨吸收区周围1 mm区域内最大应力值与骨吸收区直径呈线性正相关。结论骨吸收区可增加坏死区的最大应力和平均应力,骨吸收区越大应力增加越明显;骨吸收区周围可产生应力集中区,加速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