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1例颅脑外伤后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吸入性肺炎、胸膜炎、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抢救中,临床药师发挥专业特长,针对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的感染程度、病理生理状况,结合药物的药动药效学特点进行分析,适时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药师在具备良好的临床药学专业知识和正确的临床思维后,可以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发挥提供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1例54岁中年男性因“社区获得性肺炎”接受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3周后,呼吸道症状好转,同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药师考虑与治疗药物相关可能大,建议停止抗感染治疗。患者停药12 d后未经治疗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可以确诊为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患者胸外科术后使用2.5 mg磺达肝癸钠的药动学。方法 13例患者入选,术后皮下注射2.5 mg磺达肝癸钠后,检测24 h内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用WinNonlin软件分析患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各药动学参数如下:t1/2 (7.92±3.13)(4.21~15.89)h; tmax (2.52±0.93)(1.38~4)h, ρmax (0.73±0.18)(0.45~1.02) mg·L-1; AUClast(6.56±2.19)(3.07~9.75)mg·h·L-1; Vz/F(3.54±1.00)(2.24~5.73)L; CL/F(0.34±0.14)(0.16~0.63)L·h-1; MRTlast(6.98±2.1)h。 患者的MRTlast与血清肌酐(Scr)之间的统计学相关系数r=0.728 3,( P=0.005)。结论 患者的药动学参数变异较大,MRTlast与Scr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给予磺达肝癸钠后的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磺达肝癸钠浓度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肝素试剂盒拟合标准曲线,测定其检测限、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并检测开胸术后使用磺达肝癸钠进行预防血栓治疗的患者血样156份。结果磺达肝癸钠质量浓度在0.1-1.5mg·L^-1时线性良好(r^2=0.996),方法回收率99.5%-102%,日内和日间RSD分别为4.2%-8.44%和2.73%-9.51%。结论肝素试剂盒用于检测磺达肝癸钠的血浆浓度简便、快捷,可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型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ESP)是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的高糖基化类似物,t1/2较rHuEPO长,用于治疗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肿瘤引起的贫血安全有效。本文主要对该药的药动学、临床应用及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国人在服用0.75g·次~(-1),2次·d~(-1)的固定剂量的霉酚酸酯后,肾移植术后1周内霉酚酸(MPA)的药物动力学特点。方法:对15例第1次尸体肾移植患者移植术后1周内的MPA药物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使用高效液相(HPLC)测定MPA血浆浓度。结果:术后第1天口服单剂0.75g霉酚酸酯后MPA AUC(0~24h)均值为25.907μg×h·ml~(-1),变异系数达62.02%。术后第5天MPA AUC均值为30.283μg×h·ml~(-1),变异系数达37.48%,MPA的清晨服药前浓度平均值为1.2088μg·ml~(-1),变异系数为67.8%。MPA C_0与MPA AUC_(0~24h)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性并不令人满意。建立了一个由C_(0.5h)、C_(2h)、C_(6h)、C_(8h)组成的简易MPA AUC方程。y=0.923×C_(0.5h) 1.652×C_(2h) 3.062×C_(6h) 5.035×C_(8h) 1.890。结论:在服用同一剂量霉酚酸酯的情况下,MPA AUC、MPA C_0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因此有必要对MPA AUC进行监测。单独测定MPA C_0可能不完全反映患者体内MPA的作用量,必要时仍需要进行MPA AUC监测。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肾移植患者的血浆霉酚酸浓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霉酚酸(MPA)血浆浓度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li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ZORBAX 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4.0,40∶60);柱温45℃;流速1 mL.min-1;样品用90%乙腈作蛋白沉淀剂沉淀后,取上清液进样40μL;检测波长218 nm。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3~30 mg.L-1,最低检测浓度为0.3 mg.L-1,方法回收率为97.11%~106.67%,日内、日间RSD分别为0.65%~4.02%和0.56%~5.84%。结论本工作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准确、方便的MPA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钟晗  潘珏  陈璋璋 《安徽医药》2017,21(5):955-956
目的 认识利福平导致的药物热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例服用利福平导致药物热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1例57岁女性病人因结核性胸腔积液给予异烟肼0.3 g,1 d 1次,口服,利福平0.45 g,1 d 1次,口服,乙胺丁醇0.75 g,1 d 1次,口服,吡嗪酰胺0.5 g,1 d 3次,口服,四联抗结核方案.用药15 d后,病人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9~40.3 ℃,伴腹泻4次/天,恶心、呕吐、头晕.停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1 d后,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37.4 ℃.再次加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病人再次发热,体温39 ℃.考虑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热,遂停用所有抗感染药物,病人体温平.第2次停药5 d后,根据药物热发生率从小到大依次加用阿米卡星、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在加药的过程中和加药后,病人体温维持在36.8~37.4 ℃.结论 病人的药物热很可能与利福平的使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感染应用利奈唑胺的16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血小板减少,将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主要分析指标为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应用利奈唑胺前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清除率(Ccr)、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应用利奈唑胺的剂量、给药途径和持续时间,以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对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变量分别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 162例患者中男113例,女49例,年龄19~96岁,平均年龄(57.2±16.1)岁;用药方法均为静脉滴注,600 mg/次,2次/d。应用利奈唑胺的时间为1~46 d,中位时间6 d。血小板正常组115例,血小板减少组47例。47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为4.5 d,血小板计数平均为(53±29)×109/L,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25、10、12例。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前Ccr<50 ml/min的OR为6.75,95%CI为2.93~15.58,P=0.000;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OR为4.54,95%CI为1.53~13.50,P=0.006;应用利奈唑胺时间>14 d的OR为4.00,95%CI为1.40~11.39,P=0.009;用药前AST>75 U/L的OR为2.73,95%CI为1.07~6.99,P=0.036。结论应用利奈唑胺前Ccr、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AST高于正常和应用利奈唑胺时间>14 d可能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例61岁女性淋巴结核患者,服用利福平与莫西沙星抗结核治疗1个月,疗效欠佳。该患者有精神分裂症史20余年,1年前因肾功能衰竭,规律血透治疗至今。临床药师建议调整个体化抗结核方案为利福平(0.45 g,qd,po)+乙胺丁醇(0.75 g,qod,po)+吡嗪酰胺(1.5 g,biw,po),医生采纳;同时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嘱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患者规律服药,5个月后随访,影像学提示纵膈淋巴结较前好转,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目前患者继续规律用药,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