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127篇
  1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54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RIRI组(24只)与NAS组(24只);采用高眼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依据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将RIRI组与NAS组大鼠又分为6 h、12 h、24 h及72 h四个亚组。NAS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NAS(5 mg·kg-1),RIRI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记录各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AS对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分界清晰,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排列整齐;RIRI组大鼠再灌注后6 h视网膜各层出现水肿,以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较显著,神经节细胞数较正常组减少;随后视网膜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节细胞继续减少;NAS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 视网膜水肿程度较 RIRI组轻,NAS组在再灌注后72 h视网膜厚度较 RIRI组厚,NAS组各时间点神经节细胞数均较 RIRI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组几乎未见 Fas+细胞。再灌注后6 h,RIRI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内核层开始出现少量 Fas+细胞;再灌注后12 h,RIRI组视网膜 Fas+细胞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视网膜Fas+细胞数达到高峰,棕色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 72 h 视网膜 Fas+细胞较再灌注后 24 h 减少。NAS组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 视网膜 Fas+细胞数均较 RIRI组各时间点减少,再灌注后24 h,Fas+细胞数达较高水平,随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视网膜可见 FasL 全层低表达。RIRI组再灌注后 6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存在少量 FasL+细胞;再灌注后12 h FasL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 FasL+细胞数达高峰,可见深棕色的细胞膜及细胞质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72 h 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少。NAS组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 视网膜FasL+细胞数均少于 RIRI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AS可通过抑制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视网膜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亚热带钨矿井下凿岩作业局部振动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亚热带钨矿井下凿岩工的局部振动危害进行了调查,发现接振组主诉申枴8例,占10.96%,用5℃冷水诱发试验检出振动性白指3例,占4.11%;发展为振动性白指的工龄为3~7年;接振组主诉头痛、手麻、手冷,手多汗等症状,和手部触觉嵴试验以及听力测定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在亚热带从事局部振动作业人员,也可发生振动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及时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指导合理的营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屏南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城镇为39.08%,农村29.58%;男生31.29%,女生37.36%;小学生27.99%,中学生40.68%。学生肥胖率城镇3.20%,农村0.76%;男生2.36%,女生1.60%;小学生2.71%,中学生1.25%。结论中小学生存在较重的营养不良状况,提示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得到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4.
5.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chronic adreno-cotical hypofunction)分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者又称阿狄森病(Addison’s disease)。肾上腺结核较为少见,为引起阿狄森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多为双侧发病。单侧病变多无明显症状,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极易与肾上腺肿瘤混淆[1,2]。近年来我院  相似文献   
6.
7.
8.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机制和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5例,经临床、尿动力学检查或膀胱尿道造影确诊,均为稳定性膀胱,无膀胱出口梗阻。采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将吊带无张力置于尿道中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3±10)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1.5 d;术后平均住院3 d。23例患者术后尿失禁症状均消失,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留置导尿1周后好转,尿潴留症状消失,尿失禁未复发;2例尿失禁症状显著改善。结论TVT等微创术式因简单、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目前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染色布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报告较少.且易于误诊,我院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间接血凝法测定抗Sm抗体和抗RNP抗体。对不同疾病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该种方法与免疫电泳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SLE病45例检测抗Sm抗体阳性率为100%,抗RNP抗体阳性率为91%,抗Sm抗体可作为SLE的特异性标志抗体,抗RNP抗体在RA、PSS、DM、MCTD病人中检出,其中MCTD病23例,抗RNP抗体阳性率高达96%。且凝集效价高,可作为此病诊断的重要依据。间接血凝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便于推广等特点,可代替免疫电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