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5年溶血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324株溶血葡萄球菌,对其临床分布及相关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5年324株溶血葡萄球菌主要集中于重症监护病房和急诊科等科室,且多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52.2%;溶血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或多药耐药,未检到万古霉素和呋哺妥因耐药菌株,万古霉素敏感株的MIC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性亦由2004年的45.2%上升到2008年的68.7%,但利福平和四环素的耐药性逐年降低. 结论 近年来,溶血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日趋严重,表现为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临床应加强对此类细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采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2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通过特异性的PCR和DNA序列测定方法检测试验菌的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54.1%,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46.4%、39.3%,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很低,对三代头孢的敏感率均低于20%;215株鲍曼不动杆菌中,27株扩增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占12.6%,包括TEM 16株,占7.4%,SHV 4株,占1.9%,CTX-M-1 4株,占1.9%,OXAⅡ3株,占1.4%,经测序分型分别为TEM-1型、SHV-1型、OXA-21型、CTX-M-15型和CTX-M-22型,未检测到VEB、GES、CTX-M-2、CTX-M-8、CTX-M-9、TLA、IBC、OXA-10、OXAⅠ、OXAⅢ、OXAⅣ、OXAⅤ等基因。129株扩增到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占60.0%,其中ADC阳性82株,占38.1%,DHA、EBC、ACC、CIT基因阳性株分别为35株(占16.3%)、8株(占3.7%)、3株(占1.4%)和1株(占0.5%),未检测到MOX、FOX、CARB基因;215株菌株中检出OXA-23阳性98株,占45.6%。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其携带TEM、ADC、DHA、OXA-23等多种β-内酰胺酶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在大肠埃希菌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GNI卡鉴定267株革兰阴性杆菌,比较两者鉴定大肠埃希菌的符合程度,并评价显色培养基对大肠埃希菌的鉴定效率。结果:两种方法对大肠埃希菌的鉴定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鉴定大肠埃希菌的特异性为100%,灵敏度为96.2%;6h、9h为70.2%和85.5%。结论:科玛嘉大肠埃希菌显色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鉴定大肠埃希菌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2006年6月-2008年5月分离到的519株屎肠球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分离到的519株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和粪便标本,分别占34.9%、26.8%和18.3%;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房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6.2%和3.2%.结论 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药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的耐药表型和基因特性。方法采用浓度梯度法(E-test)测定VRE对万古霉素(VA)、替考拉宁(TP)的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vanA、vanB、vanC1、vanC2、vanC3基因,并对van基因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万古霉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VRE经PCR扩增,均获得vanA基因阳性片段。未检测到vanB、vanCl及vanC2/3基因。结论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一致,菌株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住院患者肠道中VRE携带率高,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通过研究庆大霉素诱导粪肠球菌耐药突变株对氯霉素协同敏感(collateral sensitivity, CS)的相关特性,为基于协同敏感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庆大霉素通过梯度浓度平板对3株庆大霉素敏感的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标准菌株ATCC29212进行体外实验诱导耐药(experimental evolution);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后耐药突变株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分析抗菌药物间交叉敏感性;PCR检测诱导耐药菌株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携带情况;通过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庆大霉素诱导耐药(evolved gentamicin-resistant)菌株和亲本菌株对其协同敏感药物(氯霉素)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 MPC),最后,测定氯霉素对庆大霉素诱导耐药菌株和亲本菌株的时间杀菌曲线。结果 结果显示4株粪肠球菌亲本菌株经过庆大霉素诱导后,对庆大霉素MICs升高了16~64倍,并对阿米卡星表现出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中T3SS毒力基因分布、表达及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68株。琼脂稀释法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PCR法检测不同来源菌株exo U、exo S、exo T、exo Y 4种毒力基因的分布,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部分菌株中转录调控相关基因ptrA、exs A以及效应蛋白基因exo T、exo S的表达情况,并对4种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6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exo T和exo Y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9.4%和75.0%,其中exo T在创面来源菌株中的检出率高于痰液(97.0%vs 61.8%,P0.01),且以exo U-/exo S+基因型最常见,占51.5%(35/68)。痰液来源的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创面来源菌株(47.1%vs 8.8%,47.1%vs 14.7%,P0.01);携带exo U基因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高于其他3种基因型菌株。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trA基因表达量与exo T、exo S、exs A基因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T3SS毒力基因exo T和exo Y的携带率较高,毒力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ptrA可能是T3SS毒力基因表达的潜在负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控制医院内感染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各种标本分离的4 634株肺炎克雷伯菌。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夏秋季明显高于春冬季,主要分离自痰液、血液及尿液,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为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占15.90%。在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87.99%),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7.4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缓慢下降的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高,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引起女性乳腺脓肿的棒状杆菌种类及其药敏谱,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检测2017年1月—2022年3月疑似女性乳腺脓肿的脓液样本,生长有疑似棒状杆菌的革兰阳性杆菌经MALDI-TOF VITEK MS系统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从17例女性乳腺脓肿患者中分离到棒状杆菌,其中16例为C. kroppenstedtii,1例为C. tuberculostearicum。药敏结果显示,这2种棒状杆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基本全敏感,对美洛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 棒状杆菌是引起女性乳腺脓肿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不同种类的棒状杆菌药敏谱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