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垂体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近年来随着内分泌检查与显微神经外科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诊断率随之提高。目前治疗垂体瘤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是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垂体瘤的外科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就垂体瘤的外科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在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神经损伤因素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腰骶椎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神经功能损伤中的价值,分析影响神经系统损害的因素。方法搜集TCS患者58例,按年龄分为小儿及成人两组,行MRI腰骶椎脊髓及终丝成像。神经损伤的轻重程度依临床表现分为4级。在MRI图像中观察脊髓圆锥的位置、形态及脊椎的全貌,按圆锥在椎管内的位置分为高低两级。结果58例TCS患者脊髓圆锥位置均低于L2椎体下缘,小儿组合并脊柱侧弯或腰椎生理曲度加大或硬膜囊扩张的脊柱畸形患者神经损伤程度较未合并脊柱畸形患者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5)。小儿组脊髓圆锥的位置较成人组低、神经损伤的程度较成人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可全面显示脊髓圆锥、终丝及周围组织形态,能为TCS患者脊髓张力的判断及神经损伤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异常凶险,病死率超过90%。近年来,机械取栓已成为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所导致脑梗死的重要方法,然而机械取栓在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所导致的脑梗死治疗中是否有效、安全尚不明确。我们对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龙胆泻肝汤对阴道加德纳菌(GV)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利用稀释法检测龙胆泻肝汤对GV增殖的影响,并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龙胆泻肝汤对GV黏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影响,MTT法检测龙胆泻肝汤对GV细胞毒性的影响,96孔微量板法检测龙胆泻肝汤对GV生物膜形成的影响,qRT-PCR法检测龙胆泻肝汤对GV BAP、sialidase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龙胆泻肝汤水提物、70%醇提物和90%醇提物对GV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62.5±3.6)、(15.6±1.5)、(125.0±2.8) mg/mL。龙胆泻肝汤70%醇提物(1.56、15.6 mg/mL)能降低GV对Hela细胞的黏附,抑制GV生物膜的形成(P<0.01),下调BAP、sialidase mRNA表达(P<0.05,P<0.01),龙胆泻肝汤70%醇提物(15.6 mg/mL)抑制GV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P<0.01)。结论龙胆泻肝汤70%乙醇提物能显著抑制GV增殖,并能抑制GV细胞毒性、粘附能力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垂体腺瘤组织标本55例,其中侵袭性者30例,非侵袭性者25例.运用HE染色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VEGE和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病理特点在HE染色光镜下不易区分;VEGF和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两者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8,P<0.05).结论 VEGF和bFGF的过度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反映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及第3、7、14天的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结合患者的GCS评分及发病第30天时的GOS评分等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和脑脊液NSE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NSE平均水平在卒中后3~7 d达高峰,7~14 d逐渐下降。发病后早期(14 d内)同一时间点,患者病情越重,GCS评分越低,血清及脑脊液中的NSE值越高(P〈0.001);预后不良组血清及脑脊液NSE水平增高,较预后良好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早期(14 d内)同一患者脑脊液NSE值较血清NSE值高(P〈0.05)。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和脑脊液NSE含量呈正相关(r=0.966,P〈0.05)。结论:NSE作为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其水平高低不仅能反映脑卒中后脑组织及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作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垂体催乳素腺瘤动物模型。方法 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摘除双侧卵巢后,将大鼠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注射雌激素的方法建立大鼠垂体腺瘤模型,经内分泌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动物模型进行鉴定并确定其内分泌类型。结果 实验组大鼠垂体重量为(52.35±4.97)mg,血清催乳素浓度为(198.23±93.07)ng/ml,大约是对照组垂体重量(12.02±0.77)mg和催乳素浓度(50.12±14.24)ng/ml的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垂体正常结构消失,腺细胞形态多样,排列紊乱,细胞核深染有异型性,而且可见红细胞溢出现象,符合垂体腺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实验组垂体腺瘤中催乳素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通过雌激素诱导Wistar大鼠,成功建立了垂体催乳素腺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方法对采用新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方法治疗的24例尺骨鹰嘴骨折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该张力带内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疗效按Martin Weseley标准评定,关节功能全部优良。结论采用这种新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B23-Gly-B24人胰岛素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胰岛素B链羧端的自由度对于胰岛素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在人胰岛素B链羧端(转角区回折点B23和B24之间插入一个Gly。B23-Gly-B24人胰岛素原在大肠杆菌的表达产物占细胞总蛋白量的28%,B23-Gly-B24人胰岛素的受体活性分别是标准猪胰岛素的122%和人胰岛素的111%。说明在较高的受体结合活性获得了高纯度的B23-Gly-B24人胰岛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性脑损伤后核因子kB(NF—kB)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 建立液压损伤模型,观察成年性Wistar大鼠168只,其中实验组(126只)和对照组(42只)。实验组分为3个亚组,每组各42只大鼠。实验组用液压冲击致伤,造成大鼠轻、中、重型脑损伤模型,分别在0.5h、2h、6h、12h、24h、48h、72h进行大体标本观测、病理切片观察;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两组大鼠中NF-kB在脑组织皮层创伤区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大鼠皮层损伤区NF-kB表达明显高于相应时间(除0.5h外)的假手术组(P〈0.05或P〈0.01)。核因子出在对照组低水平表达,在损伤组伤后0.5h即开始增高,2h即开始明显增高,6h和12h逐步升高,24h和48h达到峰值,72h开始下降,24h和48h实验组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创伤性脑损伤后核因子出早期显著表达,在创伤性脑损伤时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