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从1987年6月至1997年6月采用He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经过5个月至10年随访,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9~41岁,平均32岁。病程1~20年,平均1...  相似文献   
2.
3.
林可霉素产生菌的推理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林可霉素生物合成途径对林可链霉菌进行推理选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林可霉素是由一个氨基酸亚单位PHA和一个糖亚单位MTL组成,L-酷氨酸和葡萄糖可能是合成它们的前体。将2mg/ml的NTG和UV(253.7nm,300w,120s)处理后的菌丝片段分别涂布于含有18%的葡萄糖、30%的L-酪氨酸和12000μg/ml林可霉素的分离培养基上,分别挑选其耐受葡萄糖、L-酪氨酸和抗林可霉素的菌株,结果表明,分别用18%的葡萄糖耐受和12000μg/ml林可霉素抗性这两种方法挑选出来的菌株,效价正变率达60%-70%,较单纯随机筛选菌株的正变率提高20%以上,用这三种方法先后处理98-1菌株,最后得到00-282菌株,其效价提高了50%,对葡萄糖耐受浓度提高到20%,对林可霉素的抗性浓度提高到14000μg/ml。00-282菌析经3周保藏和传代实验F3,菌株高产性状稳定。与此同时进行了UV和NTG对林可链霉菌的诱变效果比较,NTG2mg/ml诱变效果优于UV120S。  相似文献   
4.
我科近年来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疗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0 0例均为 65岁以上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 ,术前按公式 1 51 9×ALB 0 41 7×入院体重 /平时体重× 1 0 0计算患者的营养危险指数 ,手术术式为经左胸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用上海或常州产管形吻合器进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浆肌层间断包埋加强。营养组 50例 ,非营养组50例。非营养组术后补 1 0 %GS或 5%GS 1 50~2 0 0 g/d提供热卡 60 0~ 80 0卡。营养组术后补1 0 %GS或 5%GS 1 50~ 2 0 0 g、1 0 %脂肪乳 50 0~ 10 0 0ml…  相似文献   
5.
我院胸外科自1977年3月至1982年2月间共作贲门癌手术147例,其中获得切除者107例,切除率为72.79%,中晚期病员占绝大多数。为了探讨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特征,较正确的作术前切除可能性的估计,近两年来我们用分析对比的方法作术前术后的临床评估,使切除率有所提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探查手术,现将100例作一初步分析。一、切除组中男58例,女12例。探查组中男25例;女5例,年龄在55岁以上者,切除组中占31例(44.29%),探查组中22例(73.33%)。二、病程及症状:以吞咽困难的时间作为病程长短,切除组中在半年以上者占27.14%,剖胸探查组占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重庆缙云山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3.048。其代谢产物中具有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的物质——克拉维酸。该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棒状链霉菌标准菌株ATCC27064相似,但又有差别,故定名为棒状链霉菌缙云亚种。  相似文献   
7.
棒状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和克拉维酸产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棒状链霉菌菌种选育过程中,采用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结合物理和化学诱变处理,得到产克拉维酸稳定性好、产量高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10 ̄6/ml数量级。原生质体再生后的菌株,对物理及化学诱变剂的敏感性增加,与再生前对照菌株相比,同剂量死亡率增加了1%~35%。对未经过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菌株用EMS、UV、NTG诱变处理所得到的1713只斜面和经再生后的菌株用同样诱变剂处理所得到的1230只斜面进行发酵试验。经效价测定表明,产量突变株的频率分布向正向移动,正变菌株出现频率较未再生突变株高24.06%,且出现了1.46%较对照高一倍以上的在未再生诱变株中没有出现过的高产株,菌株稳定性提高,小菌落突变率由31%降低到8%,而抗生素产量提高到原来的326%,斜面的保藏时间明显延长,传代后F_3效价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性,62岁,因心动过缓7年反复晕厥黑矇6天入院。ECG 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42bpm,P—R 0.18s、QRS 0.08s。食管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恢复时间2480ms、校正心率44bpm、A—V 文氏阻滞点130bpm。既往有房性早搏史3年。于1991年3月21日,采用西安航空发动机厂 QB—1型 VVI 起搏器配美国 Cordis(直径1mm)锚形电极导管(327—462P),将起搏电极埋植于冠状静脉窦内约3cm。经咳嗽、翻身电极无移位,测起搏阈值为0.5V,导管插件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后埋藏于左胸大肌外侧缘皮下。心电监护呈 AAI 起搏,功能良好。术后随访11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3年5月~1998年12月对32例晚期近端胃癌采用直接经左胸低位切口行全胃切除术,其操作满意,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6例,女6例,男女之比5:1。年龄52~72岁。32例均通过上消化道钡餐、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近端胃癌Illa~Illb期,其中资门部癌20例,胃垂直部癌9例,胃体底部癌3例。术后证实肿瘤最长直经均在8~12cm,肿块型14例,浸润型18例。病理类型:腺癌25例,印戒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4例。全组均采用左下胸后外侧切口,其中经第8肋床25例,第9肋床7例,手术除行全胃切除外,加脾切除者5侧,胰尾切除者1例…  相似文献   
10.
本科从1987年6月至1997年6月采用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经过5个月至10年随访,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