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脂多糖 (LPS)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 ,以更全面地了解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反应。方法 以未刺激的和用 1mg/L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3 3 P标记的cDNA探针 ,分别与含有 1176个已知基因的小鼠cDNA芯片杂交。结果 活化组和未刺激组间的 2倍差异表达基因为 118个 ,3倍差异表达基因为 6 9个 ,其中 4 4个上调 ,2 5个下调。转录因子、细胞内信号调节蛋白、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转录发生明显的调节变化。结论提供了LPS活化的巨噬细胞综合基因表达信息 ,并筛选出一些新的可能与LPS活化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2.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的HBsAg和HCV NS5抗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51例肝外胆管癌(EBDC)选自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手术切除标本,均为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经10%甲醛固定、脱水,常规石蜡包埋。其中2例血清HBsAg阳性(39%),9例抗HCV阴性,2例同时检测了血清HCVRNA和HBVDNA,均为阴性,40例无血清HCV相关检查。鼠抗HBsAg和HCVNS5抗体、生物素化二抗、HRP标记的链霉亲合素(SA/HRP),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2 方法 采用酶标链霉亲合素生物素(SP)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微波炉抗原修复,血清封闭,加1抗(1∶50稀释),4℃过夜,加二抗(1∶200稀…  相似文献   
3.
肝脏的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refusion ,I/R)损伤,但其在临床的使用尚受到限制[1] 。李晓立等[2 ] 的初步研究表明,肝脏I/R损伤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普鲁卡因预处理能明显减轻肝脏I/R后早期的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一种更方便临床使用的减轻肝脏I/R损伤的方法。本实验采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的方法,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对肝脏I/R损伤的影响及其减轻I/R损伤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一、实验方法及分组5 8只雄性SD大鼠(2 5 0~30 0g) ,随机分成4组。腹腔内注射6 %水合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12例、胰腺节段切除术3例、局部肿瘤切除术6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首谢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腹痛、腹泻、恶心腹胀多见。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3例,胰尾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组血管侵犯、术中分期、肿瘤位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淋巴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瘤切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手术组术后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外科治疗时应完整切除肿瘤,以防术后复发。肿瘤部分切除对晚期病例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肝管汇合部癌曾一直被认为是一少见病,患者生前很少能确诊.由于其位置深在,曾以为不可能手术切除.Altemeier et al [1] 1957年报告3例主要肝管的硬化型癌,其中1例在3 a时间内曾手术7次而未得到确诊,直至最后肝门发生腺癌转移才明确诊断,然而患者在第1次手术后生存了3.5 a之久.KlatskinL[2]首次提出肝门部胆管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他的论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 c DNA芯片技术分析内毒素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早期和晚期基因表达 ,以更全面了解内毒素在感染、创伤反应中通过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方法 以未刺激的和用 1mg/ L脂多糖 ( L PS)分别刺激 2 h(早期 )和 2 4 h(晚期 )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制备 33P标记的 c DNA探针 ,并分别与小鼠 c DNA表达芯片 (含 1176个已知基因 )杂交。结果 巨噬细胞活化早期的 3倍差异表达基因为 6 9个 ,其中4 4个上调 ,2 5个下调 ;巨噬细胞活化晚期的 3倍差异表达基因中有 11个上调 ,2 6个下调 ;只有 8个基因同时出现于活化早期和晚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中。许多转录因子、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蛋白、炎症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发生了明显的调节变化。发现 BTB和 CNC同源 1( BACH1)、早期生长反应蛋白 2( EGR2 )、E4 7反应蛋白 1( EIP1)、Ngfi A结合蛋白 2 ( NAB2 )、成髓细胞白血病癌基因样蛋白 ( MYBL2 )、神经纤维癌蛋白基因 1( NF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NTF)和 Sema4 A等一些以前未曾报道与 L PS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相关的基因。结论 采用 c DNA芯片技术了解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活化早期和晚期的综合基因表达信息 ,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感染、创伤后细菌内毒素诱导的炎症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不同压力梯度的非气性腹腔内压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及代谢的影响,明确麻醉状态下大鼠的安全腹腔内压力范围.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配进入0、5、10、15mmHg 4个不同程度的腹腔加压组,分别以IAP0、IAP5、IAP10、IAP15表示,每组6只.腹腔内加压采用非扩张性气囊,依据分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腹腔加压,时间30mmin.分别于基础状态(S1)、腹腔内加压末期(S2)、去除腹压后20min(S3)、去除腹压后40min(S4)4个时间点,自大鼠股动脉抽取动脉血气标本,测定血pH、PaO2、PaCO2、HCO3-、碱剩余(BE)及乳酸(LAC)水平.实验结束前,留取血液用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肌酐(Cr)水平.整个实验过程中通过右侧颈动脉插管,监测动物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变化.结果 实验期间各组动物均无死亡.S2期IAP15组大鼠MAP较IAP0组下降42%(P<0.01),而IAP5、IAP10组MAP未见明显下降(P>0.05).各组动物在S1、S2、S3、S4期HR变化均不明显(P>0.05).动脉血气方面,IAp15组动物于S2、S3期时pH值较其他各组明显下降(p<0.01),S4期时PH仍末完全恢复正常(P=0.045).各组间不同时点PaO2、PaCO2均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S2、S3、S4期,IAP15组大鼠LAC值均明显高于IAP0、IAP5、IAP 10组(P<0.01),而HCO3-、BE值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1).与其他3组比较,IAP15 ALT值明显升高(P<0.01),各组之间血Cr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麻醉状态下大鼠可耐受10mmHg下的安全非气性腹腔内压,应避免采用15mmHg的腹腔内加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肝血流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第l组:对照组;第2组:单纯梗阻性黄疸5 d组;第3组:梗阻性黄疸术后5 d,行胆总管再通,并游离门腔静脉、结扎肝总动脉:第4组:梗阻性黄疸术后5 d,行胆总管再通,并行门静脉动脉化.对大鼠的一般情况、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及肝脏微血管的影响进行为期1mo的观察.结果:大鼠在胆总管结扎5 d后,胆红素(T-BIL、D-BIL)、转氨酶(ALT、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显著增高(141.7±10.6vs6.7±2.1.68.16±7.6vs3.25±1.7.132±22vs53±8.160±38vs73±16,285±60vs148±4l,均P<0.01).胆总管结扎5 d后的大鼠行胆管再通+门静脉动脉化手术后1 mo,肝脏血流量和门静脉压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铸型标本显示肝窦略变粗,较正常更为充盈,虽有一定的变形,但仍呈放射状分布在中央静脉的周围.结论:门静脉动脉化后1 mo对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和肝脏的微血管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肝脏功能和结构可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特征与诊断经验。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7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4例SPT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术前及术中病理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23例,男性1例,平均年龄24.4岁。首诊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5例、腹痛7例、腹泻1例、恶心腹胀2例等,9例无任何临床症状。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病变,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4例,胰尾7例,核磁共振(MRI)的诊断符合率(40.0%)要高于CT(16.7%)。术前2例行超声引导下肿瘤活组织检查,6例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分别有1例和3例诊断为SPT。结论SPT的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肝脏支配神经对肝脏功能起着多方面的调节作用 ,其中对循环的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却存在不少争议。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