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7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558篇
内科学   466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164篇
外科学   373篇
综合类   1202篇
预防医学   399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493篇
  14篇
中国医学   498篇
肿瘤学   23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行为-结构化-关系(BSR)干预模式对短期住院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干预疗效,为改善ASD儿童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ASD的2~6岁儿童1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ASD儿童均接受BSR模式的短期课程训练,训练课程包括个别辅导、游戏课、运动课、音乐课等,每天训练时间6 h,持续1个月;对照组ASD儿童处于干预等待,接受随访观察和评估。所有ASD儿童干预前、后均接受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三版)(PEP-3)来进行各方面能力变化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干预前各副测验的原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D儿童干预后认知、语言理解、模仿、情感表达、社会互动、行为特征-非语言、适应行为的原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2.02、4.14、3.69、4.42、2.69、2.96,P<0.05);但小肌肉、大肌肉、自理的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05、-0.84,P>0.05)。结论 BSR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短期住院ASD儿童的预后,可推广用于儿童ASD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18F-FDG PET/CT)和增强CT(CECT)诊断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PRISMA报告规范开展Meta分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18F-FDG PET/CT和CECT诊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临床研究,时间至2019-04。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根据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QUADAS-2)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其汇总敏感度(Sen)和特异度(Spe),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10篇18F-FDG PET/CT及13篇CECT诊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原始研究,分别包括322例患者的467个病灶和748例患者的943个病灶。Meta分析显示,18F-FDG PET/CT诊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Sen=0.92(95%CI为0.87~0.94)、Spe=0.95(95%CI为0.82~0.99)、AUC=0.97(95%CI为0.93~0.99);CECT诊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的Sen=0.72(95%CI为0.66~0.78)、Spe=0.99(95%CI为0.93~1.00)、AUC=0.87(95%CI为0.83~0.89)。此外,CECT诊断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Sen(Z=2.34,P=0.02)和AUC(Z=2.21,P=0.03)值低于18F-FDG PE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CECT,18F-FDG PET/CT对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视为TACE术后存活或复发病灶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4.
125碘放射微粒植入治疗晚期上颌窦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8岁,右侧鼻塞1年,加重并伴右侧头面部痛,流鼻涕、流眼泪半年.患者入院时全身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双耳及咽喉部检查无异常.外鼻端正,双侧鼻前庭无糜烂,鼻粘膜无充血及红肿.鼻中隔向右侧鼻腔偏曲.右侧鼻腔中鼻道有新生物突出,色粉红,质硬,弹性及收缩性差,表面粗糙,触之易出血,鼻腔有少量粘液脓性分泌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1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手术和37例行开放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MED组优良率为90.0%,开放手术组优良率为89.2%,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而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MED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开放手术组,MED不应作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放射法分别对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女性血清进行CA—125测定。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为221.0±5.3U/ml,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为9.5±2.4U/ml,健康女性为9.2±2.1U/ml。前者明显高于后二者(P<0.01)。10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动态检测CA—125,其浓度降至正常水平的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未见复发转移。术后血清CA—125浓度持续高水平或降至正常水平后又升高的患者,临床证实均存在复发或转移病灶,病情恶化。结论:CA—125测定可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动态检测对术后卵巢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及复发的监测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更完全地切除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方法:采用经过改良的Mickey额颞颞下窝入路。其改良主要是将额骨瓣连同其表面附着的颞肌以及游离后的眶颧骨块一并向下翻开,并将手术程序作了相应改变。结果:成功切除了13例肿瘤。术后3例恢复了轻工作,6例能自主生活,3例生活仍需别人照顾,1例复发未再次手术。结论:采用改良的额颞颞下窝入路对中颅凹底内外沟通性肿瘤暴露充分,切除广泛。Mickey入路改良的优点:颞肌血运的保留,有利于骨瓣与正常颅骨的早期融合。同时颞肌附着点的保留,有利于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8.
乌蕨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L)Ching)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开展其抗菌试验。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成分分析;采用纸片法扩散法开展其抑菌试验。结果:从乌蕨挥发油中分析出41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种,其主要成分是芳樟醇(24.76%),松油醇(7.24%)和香叶醇(6.06%)。抗菌活性研究显示,乌蕨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藤黄微球菌抑制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结论:乌蕨挥发油成分检出率为72.0%,其中主要成分单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陈明换  林家进 《右江医学》2004,32(3):301-301
残角子宫为女性生殖器较少见的畸形。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误诊率高,剖腹探查前确诊率小于5%^[1];残角子宫妊娠的胎儿可因胎盘功能不全而死亡,临产时常因与阴道不通而致子宫破裂,若能及时发现而行剖宫产术,可获得活婴。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残角子宫过期妊娠死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5岁。因面部、颈前水肿性红斑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1年余就诊。曾在外院以“皮肌炎”,予口服强的松70mg,1次/d,2周后症状缓解,减量至6Omg,1次/d,以后每2周减量10mg,减至30mg,1次/d时持续服用3个月,病情稳定,强的松减至20mg,1次/d。6个月前,患者自行停用强的松。同年4月上述症状再次出现,遂来本科就诊。体检:T38.7℃,P120次/r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