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测定该长寿地区老年人群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 ,了解长寿老人的胃肠生理机能 ,探讨长寿的因素。方法 :分层抽样及填写调查表共 15 8例 ,采用放免法测定各年龄组人群中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表皮生长因子 (EGF)以及癌胚抗原 (CEA)水平。结果 :长寿老人组血清 GAS的水平为 (70 .3± 6 7.2 8) μg/ L,MTL 为 (5 32 .84± 2 14.0 8) μg/ L,EGF为 (2 .0 9± 0 .5 8) μg/ L,长寿老人组 3种胃肠激素水平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无显著性差异 ;CEA水平随着年龄增加逐步下降 ,长寿老人组 (≥ 90岁 )血清 CEA水平为 (6 .18± 3.30 ) μg/ L,显著低于 79岁以下两个老年组和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长寿人群胃肠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有利于持久维持正常消化生理机能 ,减少胃肠疾病尤其恶性肿瘤的发生。良好的胃肠功能可能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空腹胃液、胃粘膜组织总胆汁酸 (TAB)的含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7例胆汁返流性胃炎 (RG)组 ,15例消化性溃疡 (PU)组 ,2 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及 12例正常对照组在胃镜检查的同时 ,抽取胃液 ,钳取胃粘膜组织作 TBA含量测定。胃粘膜组织同时作 HP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胆汁返流性胃炎组胃液及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分别为 (315 .85 5 0± 35 .946 8)μm ol/ L ;(0 .2 10 7± 0 .0 810 )μmol/ g。明显高于 PU、 CSG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与胃液 TB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rs=0 .82 8,P <0 .0 0 1。胃粘膜的炎症程度也随 TBA含量的增加而加重。χ2 =15 .6 37,P <0 .0 0 5。随着 TBA含量的增加 ,HP的检出率下降 ,χ2 =9.42 ,P <0 .0 1。结论 :胃液、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有诊断价值。而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98例口服N-苯甲酰-L酪氨酰-对氨基苯甲酸(BT-PABA),作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本试验对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发现尿量对此排泄率有影响. 一、方法及试剂 1、试剂采用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生产的BT-PABA.测定方法根据Smith改良的Bratton-Marshall法,周志超等报告口服法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相似文献   
5.
肝淀粉样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5 0岁 ,因右上腹胀痛、纳差半年于 2 0 0 0年 8月15日入院。诉 2 0 0 0年 2月始出现右上腹持续胀痛 ,伴厌油、纳差。在当地行 CT检查后按脂肪肝治疗无好转 ,拟诊“原发性肝癌 (弥漫型 )”收入我院。既往有肾炎病史及原发性肝癌家族史。体检 :T36 .4 o C,P78次 /m in,R2 0次 /m in,BP18.7/12 .0 k Pa。消瘦 ,皮肤巩膜无黄染 ,无肝掌 ,右上肢有一颗蜘蛛痣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无巨舌征 ,心肺未见异常。腹壁静脉显露 ,肝于右肋下 7cm可触及 ,质硬 ,表面尚平 ,边缘稍钝 ,无压痛 ,脾未触及 ,肝区有叩痛 ,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 5肋…  相似文献   
6.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相似文献   
7.
用管状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法检测42例正常人及176例肝胆病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SChE)同工酶谱,同时采用 Ellman 法测定 SChE 活性。结果表明正常人SChE 可分出8~12条同工酶带,绝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带6(ChE_6) 的活性升高。而带2~5(ChE_(2~5) )的活性降低。血清 ChE_6/ChE_2~CChE_5比值随肝病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尤以肝硬化时更为明显。血清 ChE_6/ChE_2~ChE_5比值升高对肝硬化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A、A/G 和 SChE 活性。提示血清 ChE_6/ChE_2~ChE_5比值可作为一个诊断肝硬化新的血清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应用银染技术定量观察34例HP阳性及12例HP阴性胃窦粘膜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变化,并对HP阳性者进行抗HP治疗.结果显示HP感染时胃粘膜AgNORs计数显著增高(1.86±0.16与1.54±0.13,P<0.01),且AgNORs计数与胃粘膜炎症程度正相关(r=0.5330,P<0.01),但与HP菌量无相关(r=0.2314,P>0.05);根除HP后,胃粘膜AgNORs计数从1.94±0.01降至1.35±0.14(P<0.01),而HP未根除组AgNORs计数无显著性变化(1.82±0.14与1.73±0.17,P>0.05).提示HP感染增加胃粘膜增殖活性,可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根除HP可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对预防胃癌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国外的一些研究表明 ,含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为“高毒”株 ,与严重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 ,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白细胞介素 (IL - 8)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而国内尚未有相关报道。我们用间接Elisa法测定 7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 (CagA -Hp)IgG抗体和胃黏膜白细胞介素 (IL - 8)的含量 ,以探讨含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对胃黏膜IL - 8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经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包括慢性胃炎 (CG) 3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炎(DU) 36例 ,共计 70例。…  相似文献   
10.
胃次全切除术后常见有各种并发症。根报导其发生率占10~30%,表现为术后患者又出现胃部疼痛,呕吐、呕血、黑便及腹泻等新的症状群。通过纤维胃镜(简称纤镜,下同)检查对诸如吻合口炎、空肠端炎症、残胃胃炎、复发性溃疡、双筒空肠胃、输出袢狭窄及食管等并发症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X 线钡餐检查对上述病变虽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其阳性结果远较纤镜为低。据 Spainhour 氏报告的一组50例,X 线检查阳性率为38%,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