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81例胸腰椎骨折惠者予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围术期做好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与治疗,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肺部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佩戴支具与离床活动、出院指导等.结果 81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随访12~35个月,无1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对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保证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患者分成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各56例,健康教育组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护理,并定期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授课;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的常规护理,未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授课.结果:健康教育组在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情况、血糖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增强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在糖尿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总结我科7例颈椎骨折高位颈髓损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反射异常、肠蠕动减弱及排便异常、体温调节障碍、低钠血症以及心理护理。本组6例患者顺利渡过危险期,症状均得到控制并进入康复治疗阶段,1例患者逐渐好转,部分症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过电话随访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114例消化性溃疡出院患者发放消化性溃疡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进行护理评估,制订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随访计划,出院后3个月内按计划电话随访,给予疾病知识、饮食、药物、作息、心理、复诊等方面的指导及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3个月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比出院时明显提高(p<0.05),护理满意度由出院时86.8%提高到9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电话随访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保健、康复、心理、生活指导等全方位的服务,使健康教育走出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使出院患者得到延续性的指导,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824例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息肉的内镜下特点,探寻其中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6年门诊及住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对其中824例结肠镜诊断并有病理证实为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内镜下结肠息肉发生部位及大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检查患者4630例,检出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18%,其中男494例,女330例.好发年龄45~65岁,占65.2%.息内部位分别为直肠28.73%,乙状结肠25.09%,降结肠10.45%,横结肠17.91%,升结肠10.73%,回盲部7.09%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发生率为36.8%;便血发生率为22.6%;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发生率为17.3%.结论:大肠息肉患者多发生在中老年(年龄在45 ~ 65岁之间),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便血和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为主;分布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年龄、息肉发生部位、大小和息肉病理类型及癌变的相关规律。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电子肠镜检查中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资料。结果在4 630例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824例,检出率为18%,其中,腺瘤性息肉495例,占60.1%;炎症性息肉193例,占23.4%;增生性息肉125例,占15.2%;幼年性息肉11例,占1.3%。不同病理分型的息肉分布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腺瘤平均直径明显大于绒毛状腺瘤和管状腺瘤。本组共有25例息肉发生癌变,癌变率为3.03%。癌变患者息肉病理组织学均为腺瘤型,直径≥1.1 cm者21例,占84%。结论中老年人大肠息肉发病率较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较常见;息肉直径≥1.1 cm或混合性腺瘤容易癌变;建议要重视36岁以后人群的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方法对8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予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围术期做好心理疏导、体位护理、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与治疗,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肺部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佩戴支具与离床活动、出院指导等。结果81例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随访12~35个月,无1例内固定断裂或松动,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对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保证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的方向,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置管时当胃管前端到达口咽部时旋转胃管180°后继续置入所需长度.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结果 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5.0%,观察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置管时间(60.0±8.0)s,显著短于对照组[(108.0±21.0)s,P<0.01)].结论 改良法具有置管成功率高,操作安全方便的优点,更适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  相似文献   
9.
术后早期暂时夹管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暂时夹闭引流管对减少切口引流量的影响。方法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8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于手术完毕缝皮后即暂时夹闭引流管,至术后4h开放;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始终保持引流通畅。观察两组术后8、12、24h的切口引流量,术前和术后24h血红蛋白含量,切口愈合情况,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情况,以及出院时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术后8、12、24h的切口引流量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实验组(P<0.01);术前血红蛋白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24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引流管顶端细菌培养、切口愈合以及出院时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均无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4h内暂时夹闭引流管能减少切口引流量,且对切口的愈合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全自动内镜消毒机清洗消毒质量,降低使用成本。方法 对消毒机及流程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消毒机消毒质量及使用成本。结果 改进前的28缸消毒机共消毒内镜1 852条,改进后的共消毒内镜2 106条。改进前每缸消毒液消毒内镜条数为66.14±4.45,改进后为75.21±5.34(P<0.001)。改进前每条内镜消毒液使用成本为(15.94±1.08)元,改进后为(14.03±1.01)元,改进后每条内镜消毒液使用成本低于改进前(P<0.001)。结论 加强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操作、细节管理和消毒机的监管及改进,不仅能保障内镜消毒质量,还能降低科室消毒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