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研究脂联素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Akt)通路改善内皮祖细胞(EP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EPC分为对照组、脂联素组(10μg/ml)、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干预组(干预1组)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抑制剂干预组(干预2组)。采用四唑盐比色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计数等方法观察各组EPC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法分析EPC迁移能力,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脂联素处理EPC后,Akt、磷酸化Akt、ERK、磷酸化ERK的表达情况。结果脂联素组EPC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1组EPC增殖、迁移效应较脂联素组明显抑制(P<0.05),而干预2组对EPC增殖、迁移改善效应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脂联素组磷酸化Akt表达明显增加,干预1组磷酸化Akt表达及脂联素组磷酸化ERK表达无明显增加。结论脂联素具有促进EPC增殖、迁移等功能活性的作用,其主要机制可能与磷酸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选68例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SXBXP)和对照组,每组34例。服药12周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EPCs的数量,其中EPCs以CD34+/KDR+双标记阳性确定,对比两组患者在服药前后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选本研究时EPCs数量和NO水平基本相近,在接受药物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EPCs数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两组比较,SXBXP组患者治疗后的EPCs数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63±12个/106 vs 48±9个/106,P=0.026)。麝香保心丸组患者服药12周后,血浆NO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增高(68μmol/L±9μmol/L vs 51μmol/L±8μmol/L,P=0.023)。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促进冠心病患者EPCs的动员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机体NO的合成分泌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1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阿托伐他汀80mg/d)和对照组(83例,阿托伐他汀20mg/d).给药7 d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a-CRP)和血清肌酐均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前24 h、术后血清hs-CRP和血肌酐较低,肾小球滤过率较高(均P<0.05);试验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7%(6/84),低于对照组18%(15/83)(P<0.0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发挥预防造影剂肾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了解瑞舒伐他汀出现临床治疗效果的时间点.方法:同期随机入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1例为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颈动脉内膜正常者52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低脂肪饮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每月末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并经超声检测颈动脉IMT.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TC、TG、LDL-C、hsCRP和MMP-9浓度及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各观察指标从开始出现显著差异的时间点:从治疗后1个月开始血清TC、LDL-C、hsCRP及MMP-9明显下降,从2个月开始TG明显下降,从6个月开始颈动脉IMT明显降低,至6个月末均明显下降(P<0.05~0.01);从3个月开始HDL-C明显升高,至6个月末均明显升高(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脂、抗炎和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治疗6个月后颈动脉IMT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血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选65例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和安慰剂对照组,用药12周后利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分析法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中EPCs的百分比,其中EPCs以CD34+/KDR+双标记阳性确定,对比2组患者在服药前后EPCs数量及血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用药前EPCs数量基本相近,观察12周后吡格列酮组患者EPCs数量显著增加(0.027±0.017vs0.046±0.03,P〈0.05),对照组患者12周后EPCs数量虽较前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12周后2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有所增加,但吡格列酮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4.5±1.7mg/Lvs7.0±2.3mg/L,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够促进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PCs的动员过程,还可提升患者血脂联素水平,可能具有抗动脉硬化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三级护理查房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系统的6个科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科均按常规每月护理查房1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结果 实验组查房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措施及时落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型三级护理查房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措施能及时落实到位;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增强护理人员的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查房频率易于把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CD62P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的表达变化。方法:60例AMI患者行PCI干预治疗,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7d的血清CD62P分子的表达,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CI术后即刻AMI患者血清CD62P分子表达较术前显著降低[(42.68±2.35)ng/ml:(45.82±3.66)ng/ml,P0.05],术后7d血清CD62P分子表达[(38.82±3.14)ng/ml]较术后即刻又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CD62P表达较术前明显下降,说明及时开通闭塞冠脉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能减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62P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和手术后即刻的表达变化。方法:60例AMI患者行PCI干预治疗,分别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的血清和血小板膜CD62P分子的表达。结果:PCI术后即刻组血清CD62P表达明显低于手术前[(42.68±2.35)ng/ml∶(45.82±3.66)ng/ml,P〈0.05];术后即刻组血小板膜CD62P表达明显低于术前[(13.82±4.85)ng/ml∶(17.83±7.67)ng/ml,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和血小板膜CD62P表达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提示及时和有效地恢复心肌血液供应能减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经验,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间,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方法:对386例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配合、吸痰、气囊放气、机械通气预防感染护理。结果: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患者感染率5%,发音障碍一例,因护理不当致口腔感染7例,形成痰痂而发生气道堵塞3例,肺部感染(原发病除外)3例,吸痰致低氧血症1例,非计划性拔管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正常供给。有效预防意外脱管发生,减少脱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796例,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进行心理评定,HAMD评分<8分为无抑郁,≥8分为抑郁,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53例HAMD评分≥8分,抑郁患病率19.22%。抑郁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年龄≥65岁高于<65岁患者;病程≥24个月高于病程<24个月;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者高于工作和生活能力存在者;吸烟者低于不吸烟者(P<0.05,P<0.01)。女性、年龄≥65岁、病程≥24个月以及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者发生抑郁的风险增加,吸烟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降低。结论约1/5的CHF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女性、年龄≥65岁、病程≥24个月以及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的患者有更高的抑郁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