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病例女,80岁,因反复头晕、乏力、气促8年余,加重1 w余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90/120 mmHg,心率116次/min,脉搏92次/min,心率绝对不齐,心音强度绝对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既往史:在当地医院血常规检验多次提示:血小板增多(具体数值不详)。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医院检验科检验的标本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属于生物危险品[1].检验科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这些带有不同种类病源微生物的标本,都有可能造成自身感染或交叉感染,并可能导致患者间的医源性感染.因此,检验科制定预防监控措施,加强医院感染加强医院感染因素的管理十分重要[2],现就检验科目前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注射乙肝疫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18~30岁男性阳性率72.2%,女性阳性率74.4%;31~40岁男性阳性率61.7%,女性阳性率60.9%;41~60岁男性阳性率51.2%,女性阳性率42.9%。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应答是个体内、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决定了个体对疫苗免疫应答的能力——遗传因素通过决定特定的免疫应答机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通过电话咨询或问卷,对军队部分疗养院(或疗区)检验科的尿液常规检查前质量分析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尿标本容器、留取、保存与运送、疗养员用药情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提高尿标本常规检验质量,更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现对存在问题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29岁,2011年8月18日来我院健康体检。查体:血压126/89 mmHg,体重54 kg,浅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检查:心肺正常;心电图检查:正常;B超检查:脾肋间厚约6.9 cm,向右达腹中线,双侧肾脏实质回声增强,强回声区分布不均,肝脏、胆囊和胰腺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细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检验的发展,检验科为临床提供的诊断指标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现代医疗中疾病的正确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实验室的可靠检验结果。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密不可分,从而使检验医学密切结合临床也显得越发重要,目前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还不够完善,本文就加强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我院引进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并采用TBS分级系统进行细胞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364例乙型肝炎不同标志物的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DNA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6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67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中PreS1叶。144例(86.2%),HBVDNA阳性147例(88.0%),这组患者病毒高度复制,PreS1和HBVDNA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中PreS1^+38例(31.1%),HBVDNA阳性43例(35.2%),表明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5例HBsAg和抗HBc阳民生组中PreS1^+17例(26.2%),HBVDNA^+20例(30.7%),表明病人仍有病毒在复制。10例HBsAg、HBeAg阳性组中PreS1^+7例(70.0%),HBVDNA+9例(90.0%),表明病人病毒在复制。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可靠指标,特别是在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的渴求,每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数在快速上升,受检者在选择体检项目时由原来的较单一向较全面转变。通过体检,使受检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健康促进目的,但是真正实现健康目的就应该将自己纳入健康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