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软通道穿刺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NIHSS和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的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早期冷光源辅助下去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超早期冷光源辅助下去大骨瓣开颅手术处理的50例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50 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愈后。结果50例病例,生存41例,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Ⅰ级,恢复正常10例;Ⅱ级,生活自理11例;Ⅲ级,需要他人帮助13例;Ⅳ级,卧床有意识2例;Ⅴ级,植物生存5例;死亡9例。病死率21.95%。结论对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50 ml)患者应尽量争取超早期实施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能够降低病死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套管拔管前是否封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脑损伤的病人 ,如果昏迷时间长 ,气道内分泌物往往较多 ,为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 ,常常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留置气管套管[1] 。在严密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选定适当的时机拔除气管套管可减轻病人痛苦 ,减少并发症 ,促进其早日康复。传统拔管方法认为 :拔管前需封管 2 4~ 4 8h。 1999年 5月~ 2 0 0 3年 12月 ,本科对 12 5例颅脑损伤留置气管套管的病人随机分成 2组进行拔管前封管与不封管的临床对比 ,结果证实 :不封管直接拔管 ,更能达到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交通事故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抢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英德市人民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9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进行分析讨论。开颅手术241例,左侧开颅91例、右侧开颅131例。双侧开颅19例;其中去骨瓣减压132例。结果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109例,中残57例,重残26例,植物生存21例,死亡81例。结论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手术或非手术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复合伤及合并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护仪在观察开颅术后患者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Codman颅内压监护仪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硬膜下的颅内压监护,发现患者有颅内压持续增高的情况时,可及时为其复查头颅CT。结果:通过对50例颅脑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及时地发现了有术后颅内血肿患者15例,其中有8例患者实施了二次手术,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开颅术后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能明显地降低其因术后颅内血肿导致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有创颅内压监护仪能不间断地测定患者的颅内压,该方法比起传统的通过腰椎穿刺法测定颅内压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套管拔管前是否封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的病人,如果昏迷时间长,气道内分泌物往往较多,为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提高血氧饱和度,常常需要行气管切开术留置气管套管。在严密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选定适当的时机拔除气管套管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5岁。因发热、食欲不振及上腹部持续性隐痛1周,突然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急诊入院。查体:T38.5℃,腹稍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均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上腹为甚。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明显减弱,腹部透视肠腔积气并有少量液平面,膈下来见游离气体。红细胞525万,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按1995年我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分为轻型25例(0~15分),中型21例(16~30分),重型14例((31~45分)。分别于发病后24h以内,3d,7d,14d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 3组间NSE水平比较第14d中型组与轻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重型组与轻、中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和恢复良好组各时间段血清NSE水平对比差异明显(p<0.01)。结论血清NSE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对脑损伤严重程度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瞳孔散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瞳孔散大病例按手术时间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在发病到手术时间〈6h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发病到手术时间〉6h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残疾率与死亡率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瞳孔散大患者救治关键是争取时间进行手术治疗,加强术后护理,从而挽救更多重危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其预后格拉斯哥等级评分。结果: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没有进行监测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患者预后总良好率为70.0%,而没有进行监测的患者预后总良好率仅为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及时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采取及时的治疗,并提高患者预后良好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