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卒中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卒中患者由于进食障碍和能量消耗增加,常存在营养不良。通过测量有关躯体营养参数和监测实验室指标,可以早期发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因此,应早期积极开展营养支持治疗。文章具体介绍了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法,提出了营养支持的时机和途径,并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在免疫功能正常个体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2例免疫功能正常PCNSL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 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临床特点为颅内压增高、颅神经损害和肢体运动感觉障碍 ,影像学多为颅内单发病灶 ,病理类型以低、中度恶性B细胞源性为主。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PCNSL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均与免疫缺陷或抑制相关的PCNSL不同。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部位的神经可塑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脑皮层梗塞后同侧纹状体、丘脑及对侧脊髓前角的神经结构可塑性。方法 :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模型 ,分别于术后第 1周、2周、3周和 4周 ,取鼠脑行免疫组化检查 ,检测大鼠不同时点纹状体、丘脑腹后外侧核及对侧脊髓前角的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突触生长素(SYN)和生长相关蛋白 (GAP 43)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脑皮层梗塞后第 1周 ,同侧纹状体、丘脑腹后外侧核和对侧脊髓前角GAP 43阳性信号开始增加 ,第 2周达到高峰 ,之后增加幅度逐渐减弱 ;这些部位SYN阳性信号第 1周较对照组高 ,至第 2周恢复正常 ,第 3周和第 4周逐渐降低 ,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脑皮层梗塞后第 2周 ,同侧纹状体和丘脑腹后外侧核MAP 2阳性细胞数开始减少 ,至 3周、4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脑皮层梗死后早期远离梗塞灶的相关神经组织有明显的可塑性 ,后期神经细胞继发性死亡且可塑减缓  相似文献   
4.
急性卒中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卒中患者由于进食障碍和能量消耗增加,常存在营养不良。通过测量有关躯体营养参数和监测实验室指标,可以早期发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因此,应早期积极开展营养支持治疗。文章具体介绍了常用的营养支持方法,提出了营养支持的时机和途径,并对预后影响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大脑皮层梗塞继发基底节和中脑损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脑皮层梗塞后同侧基底节和中脑是否继发损害。方法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复制右侧大脑中动脉(MCA)皮层支闭塞模型,4周后取鼠脑行免疫组化检查,检测大脑梗塞灶周围、双侧基底节及中脑等部位的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突触生长素(SYN)的表达。结果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在梗塞灶边缘大量增生,在远离梗塞灶的同侧纹状体、丘脑及中脑也明显增生,虽然常规HE染色未见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细胞数减少,但MAP-2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减少,SYN染色阳性信号也明显降低。结论脑皮层运动感觉区梗塞造成的脑损害不仅是梗塞灶局部的,还波及到与之相关的神经组织,可能是脑梗死后运动感觉功能恢复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症状性及无症状性脑小血管病变(SVD)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寻找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诊断SVD的血流参数截断值。 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收治的经头颅磁共振成像证实的SV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颈部血管超声及TCD检查。记录脑白质病变程度、梗死灶数目与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χ2检验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病变程度;采用t检验比较症状性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血流参数;绘制脑血管搏动指数(PI)诊断症状性SVD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以0级、1级为主,分别34.6%(28/81)及35.8%(29/81),3级、4级均分别占14.8%(12/81);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以0级为最少,占15.7%(31/198),1级、2级、3级分别占29.8%(59/198)、29.3%(58/198)、25.3%(50/198)。无症状性SVD组患者脑白质疏松程度0级者比例多于症状性SVD组患者,而脑白质疏松程度2级、3级者比例少于症状性SVD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574,P=0.001;χ2=6.423,P=0.040;χ2=8.265,P=0.005)。症状性SVD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23.6±7.3)cm/s vs(27.8±7.0)cm/s,(31.9±10.3)cm/s vs(35.3±9.3)cm/s],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69,P<0.001;t=2.500,P=0.013),而2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平均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性SVD组患者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PI指数均高于无症状性SVD组患者(0.99±0.17 vs 0.93±0.14,1.03±0.18 vs 0.96±0.15,0.98±0.17 vs 0.92±0.14,1.10±0.18 vs 1.04±0.23,1.09±0.21 vs 1.00±0.1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5,P=0.008;t=-2.616,P=0.003;t=-2.724,P=0.007;t=-3.323,P=0.025;t=-2.896,P=0.004)。ROC曲线显示,PI为1.05时,PI诊断症状性SVD的敏感度为37.9%,特异度为78.7%,曲线下面积为0.590;PI为1.10时,PI诊断症状性SVD的敏感度为22.6%,特异度为8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4。 结论症状性SVD组患者PI高于无症状性组SVD患者,但作为TCD对SVD的早期筛查指标可能缺乏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既往的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轻型缺血性卒中的远期预后关注较少。我们将对影响此类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我们筛选了自2004年2005年间连续住院的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其发生缺血性卒中及死亡事件,截止至2012年6月30日。结果共278位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入组。其中,53人(19.6%)发生了卒中,67人(24.1%)死亡。多因素非条件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脏病史、缺血性卒中病史是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复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龄、男性、糖尿病史及新鲜卒中病灶增加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心脏病及既往卒中病史是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5 y)发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除高龄和男性两个因素外,急性病灶及糖尿病史是TIA/轻型卒中患者远期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病理机制及超声鉴别诊断.方法 纳入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显示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8例,以数字血管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椎动脉峰值流速(systolic velocity,Vs)及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的差异.结果 椎动脉正常组41 例(24.4%);椎动脉发育不良/变异组55例(32.7%);椎动脉狭窄组72例(42.8%).正常组双侧椎动脉Vs及PI无统计学差异(P>0.05);狭窄组患侧椎动脉Vs 低于健侧(P=0.000),PI 双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育变异组患侧椎动脉Vs 低于健侧(P=0.001),PI则高于健侧(P=0.004).不同病变类型血流动力学的比较显示,椎动脉起始段≥70%狭窄者、椎动脉变异者及颅内段闭塞者Vs均低于正常椎动脉(均P<0.05),椎动脉起始段轻-中度狭窄者Vs与正常椎动脉无统计学差异(P=0.195);正常椎动脉PI与上述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起始段≥70%狭窄者PI最低(0.77±0.37),低于正常椎动脉、椎动脉变异、椎动脉起始段轻-中度狭窄及颅内段闭塞者(均P<0.05);而颅内段闭塞者PI则明显高于上述各组(1.47±0.13,P=0.000).结论 TCD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可见于椎动脉正常、发育不良/变异、起始段重度狭窄/闭塞以及颅内段闭塞,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和PI对称性的比较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早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脑卒中早期预后,包括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死亡率的影响.同时分析导致低血清白蛋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发病7 d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记录包括各种危险因素在内的病史、体征以及住院过程中死亡等情况.在入院和出院时均采用欧洲卒中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和Barthel生活指数(BarthelIndex,BI)进行临床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48h内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采用出院时的ESS和BI作为评价患者早期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21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29例(13.2%)患者发现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入院时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的患者ESS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组(50.93us70.04,P<0.001),出院时ESS和BI两组之间亦有明显差异(52.66vs 75.48,P<0.001;42.34 vs 73.78,P<0.001),出院时两组患者死亡率亦不同(10.3%vs4.2%),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入院距发病时间、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是影响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时低血清白蛋白可能导致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差,生活能力低,死亡率高,是影响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血清白蛋白降低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入院距发病时间、吞咽困难和意识障碍.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众多治疗方法中,目前已证实确切有效的仅有脑卒中病房(stroke unit)的专业化治疗、起病3h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静脉溶栓和早期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用于预防心源性脑栓塞的复发有肯定效果,临床上有时也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但直接的治疗效果尚未经大规模、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如果治疗中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对减少急性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